主播悅讀|美文里的泰州?初秋,赴一場“粉黛之約”
朗讀:楊馨雨
楊馨雨,泰州廣播電視臺《泰州新聞》主持人。
初秋,赴一場“粉黛之約”
(黑體字為朗讀部分)
作者:陳興棟
時序進入初秋,天地間已然褪去了灼熱的暑氣,清朗的微風拂過臉龐,令人頓覺神清氣爽。
一個周末的午后,猛然想起年初與好友劉君約定秋天共赴“粉黛之約”一事,忙給劉君打去電話。很不巧,劉君告訴我他剛出省旅游了,一個星期后方能返回。撂下話機,我實在按捺不住迫切的心情,決定獨自去赴“粉黛之約”。
“粉黛之約”是泰州南官河打造的一處自然景觀,位于鳳凰大橋北側、河流的東岸,主體是一個河畔景觀廊亭。廊亭起名“粉黛之約”,稱謂十分浪漫惟美,充滿詩情畫意。
邂逅“粉黛之約”,是在年初深冬的季節,我與友人劉君偶爾跑步鍛煉至南官河畔,不曾想河岸兩側建有很好的健身步道,于是兩人沿東岸步道一路向南奔跑。及至鳳凰大橋時,遠遠便見一座粉紅色的長廊矗立河畔。走近廊亭,但見廊亭上方冠有“粉黛之約”4字,一時十分不解和愕然。環顧廊亭四周,枯草凄凄,花木凋零,一派冬日里肅殺凄清的景象,實在與眼前這般富有詩意的景觀命名不相匹配。心中謎團頓起,不由四處張望,終于在廓亭盡頭看到一塊景觀指示牌,上面詳細介紹了此處景觀的由來和特色。原來在廊亭的四周種植了一種叫粉黛亂子草的植物,為多年生暖季型草本,是一種能開花的景觀植物。小草的花期在每年的9月至11月,開出的花朵呈粉黛色,故此處景觀被冠名“粉黛之約”,極盡浪漫的色彩,撩撥游人無盡的遐想。當時我就想,秋天一定前來“粉黛之約”,期望能一睹她曼妙的姿容。
春天里,也曾幾次經過“粉黛之約”,廊亭周遭的粉黛亂子草剛剛吐出點點新芽,稀落落一大片,與別處的小草并無二樣,感覺委實平常得很。接著是燠熱無比的夏天,我被烈日烘烤得焦頭爛額,再也沒有了跑步鍛煉的興致。于是整個夏日,未再去南官河,“粉黛之約”也慢慢淡出了腦海。
及至秋風起、熱暑消,初秋清涼的微風一下吹醒了我,終于想起了期待很久的“粉黛之約”。
這是初秋細雨橫斜的午后,空氣濕潤舒適,清爽宜人。我獨自一人來到“粉黛之約”探營。走近“粉黛之約”廊亭,但見四周長出了一叢叢青草,高及人的膝蓋。小草的頂端開著淡紅色的花蕾,在秋風中默默搖曳著,若有似無,如粉黛色的流云散霧忽隱忽現,低調、內斂,毫不張揚,與身旁粉紅色的長廊、青灰色的山石及遠處清亮的河水相映成趣,構成了南官河秋日獨特的景致。細雨微風中,粉黛亂子草粉紅的花絮,雖沒有玫瑰、芍藥的美麗明艷,也沒有牡丹的雍榮華貴,甚至不及河畔銀白色的蘆花飄逸瀟灑、引人注目,但粉黛亂子草在靜靜綻放中的那種自在和隨性,更顯一份從容和淡定。我似乎更喜歡粉黛亂子草這種本真的顏容,作為一種不為人知的小草,它努力在春夏生長著,積攢著力量,并在百花凋謝的秋日奉獻出自己的紅顏,盡情點染著色彩斑斕的秋天。此刻,我終于領悟到此處景觀設計者的良苦用心和匠心獨運,小草雖藉藉無名,但在秋日亦有它怒放的花期。推及于人類,生活中每一個平凡的你我亦有勤勉出彩的一瞬!
我徜徉在粉黛色的花海草叢,聆聽著風中河柳婆娑的細碎聲響,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一位不知名的詩人贊譽粉黛亂子草的詩句:“粉黛秋來抺盛妝,亭亭裊娜慢悠長。歷盡一朝風雨后,尚余清影釀芬芳”。這是一場我與“粉黛之約”竊竊私語的約會,此刻,斜風細雨的曠野中,只有讀懂它的我真切理解并珍惜這個初秋的相遇,一切是這樣的自然、妥帖和溫暖人心!
編輯:康希
責編:趙倩倩
審核:吳軍
- 關注|江蘇省出席黨的二十大代表抵京2022-10-14
- 出行|市區部分公交線路調整2022-10-14
- 興化|十年文旅雕琢 織就水鄉錦繡2022-10-14
- 防疫|鳳城河風景區所有景點即日起暫時關閉2022-10-14
- 時政|全市疫情防控視頻點調會召開2022-10-14
- 海陵|關于劃定部分區域疫情風險等級的通告202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