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音詩畫:我們都是收信人
8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好人”李培生、胡曉春回信,禮贊普通勞動者,褒揚敬業奉獻精神。總書記的重要回信是寫給李培生、胡曉春兩位“中國好人”的,也是寫給所有先進人物、道德楷模的,更是寫給所有中華兒女的。
泰州市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以“我們都是收信人”的責任擔當,恪盡職守、銳意進取,把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融入各行各業具體工作中去,組織開展了“我們都是收信人”主題道德實踐活動,創作了詩歌《我們都是收信人》,教育引導全體市民爭做社會的好公民、單位的好員工、家庭的好成員,在平凡的工作中創造不平凡的業績,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點擊查看視頻)
甲:八月的黃山,
收到了來自中南海的回信,
一字一句是那樣情真意切,
質樸而溫馨。
乙:你聽——
那洪亮的聲音翻山越嶺,
縈繞在江南塞北、城市鄉村。
丙:你聽——
那殷切的期盼如春風化雨,
蕩滌著我們每個人的心靈。
丁:從那一刻開始,
整個中國都在用心聆聽,
所有的中華兒女都是收信人。
甲:在您樸實的話語中,
我們仿佛又見山崖上的清潔工,
和那蒼松間的護林人,
身懸一線,揮汗如雨,
用生命守護美麗的風景。
乙:在您深情的囑托之中,
我們的心幕一次次投映“中國好人”,
感知他們平凡的歲月,
感悟他們不平凡的精神。
丙:是啊,
五千年華夏文明一脈相承,
是多少凡人善舉,
才讓道德的長河始終不息奔騰。
丁:激揚真善美的浪花,
蕩起正能量的波紋,
我們的精神家園,
越來越錦繡繽紛。
甲:每一個炎黃子孫,
都不曾忘記自己的“根”與“魂”,
從《論語》《道德經》,
到《弟子規》《三字經》……
璨若星河的文明瑰寶,
猶如老酒一樣溫潤、甘醇。
乙:進入新的時代,
道德的天地更加異彩紛呈。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新風尚,
“好人”與楷模燦若星辰,
他們就像一盞盞明燈,
照亮在通向美好生活的征程。
丙:我常常感動于年近七旬的老人,
傾其一生積蓄,
幫助窮苦的孩子打開知識的大門。
我常常仰望那些見義勇為者,
危難之中,伸出援手,
把別人的黑暗變成光明。
丁:我常常欽佩那愛崗如家的人,
履職敬業,默默無聞,
把自己對事業的愛寫在春夏秋冬。
我常常向那些樸實憨厚的村民致敬,
他們幾十年如一日省吃儉用,
卻讓孤寡老人活得那樣幸福滋潤。
甲:讀著您的信,
牽動我一片情,
我要用助人為樂的善良,
靚麗人間的每個晨昏。
乙:讀著您的信,
激勵我一顆心,
我想用見義勇為的壯舉,
寫下無怨無悔的青春。
丙:讀著您的信,
思緒總不能平靜,
誠實守信將融入我的言行,
成為一生不變的遵循。
丁:讀著您的信,
目光更加堅定,
我要用孝老愛親的拼圖,
定格至善至愛的溫存。
甲:要做就做這樣的人——
對工作,勤奮認真。
乙:要做就做這樣的人——
對家庭,扛起責任。
丙:要做就做這樣的人——
對社會,感恩奉獻。
丁:要做就做這樣的人——
對祖國,熱愛忠誠。
甲:讓好人越來越多!
乙:讓泰州更加美好!
丙:讓道德更加閃光!
丁:讓文明代代傳承!
合:讓道德更加閃光,
讓文明代代——傳——承!
作者:沈小兵(泰州市文化館副館長,泰州市淮劇團團長、研究館員 )
編輯:閭巍
責編:趙倩倩
審核:吳軍
- 愛心|突患白血病無力醫治 眾人出手相助2022-09-24
- 關注|弘揚旗袍文化 演繹“最美夕陽紅”2022-09-24
- 時政|副省長馬欣在泰州檢查秋糧生產和農業穩產保供工作2022-09-24
- 關注|央視聚焦泰州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依托現代科技 守護一江2022-09-24
- 預告|“青年和人才來泰首站”點亮儀式即將開啟2022-09-24
- 最新|江蘇新增3例本土無癥狀感染 均在徐州2022-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