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陣雨轉多云 18℃~11℃

      人文|泰興木偶戲

      來源: 編輯:趙采薇 2022-10-27 09:21:43 查看數:0

      泰興市創作的舞蹈《奶奶的木偶戲》獲江蘇省第十二屆“五星工程獎”木偶戲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劇藝術,中國古代稱為傀儡戲。泰興素有“木偶之鄉”美稱,在木偶戲的傳承發展上作出了積極貢獻。

      據《列子?湯問》記載,制作木偶供人玩樂,源于周代。而關于木偶戲的起源,有兩個傳說。

      一個是始于春秋之說。傳說楚莊王掌管樂舞的老臣月皇,領著戲班到民間演出,他想登臺可又礙于自己朝廷重臣的身份,便用木頭制作成偶像,穿上衣服挑出來讓人觀看。木偶戲由此誕生,月皇成了這一行的祖師爺。

      另一個是源于西漢之說。唐段安節《樂府雜錄》有云:漢高祖劉邦在平城為匈奴單于冒頓所困,護軍都尉陳平獻計,制木偶豎城頭以退兵,“后樂家翻為戲”。宋《事物紀源》《都城紀勝》《武林舊事》等史料中均認為世傳木偶戲起源于此,故有一說陳平為木偶戲祖師爺。

      木偶戲興于唐。《古都百戲考圖》載,唐玄宗李隆基倡影戲,當時的木偶戲用燈光映影。李隆基在《傀儡吟》一詩中寫到:“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發與真同。須叟弄罷寂無事,還似人生一夢中。”

      清道光年間,木偶戲由安徽傳至泰興,唱腔初為徽調,后改為京劇,并逐步發展,形成平穩剛勁、細膩傳神的藝術風格。其劇本為口頭傳承,保留民間鮮活的語言,所用樂器有京胡、二胡、鼓等,充分借鑒戲劇的表演程式,惟妙惟肖地展演劇中人物。

      我國木偶戲主要分為杖頭木偶、提線木偶、布袋木偶。泰興木偶以杖頭木偶為主,用三根木棒操縱,俗稱“三根棒”,亦稱“三根棍”。其中一根支撐木偶頭部,稱為主棒或面棒,主棒上端頸際橫一短棒,稱為肩板,用以架衣;另兩根木棒操縱木偶人的雙手。

      經過藝人的不斷打磨,泰興木偶人物表演時有喜怒哀樂的表情、輕柔堅強的動作,木偶的頭、眼、手、足能活動自如,唱白時嘴巴隨著旋律啟閉,眼睛也隨著動作轉動,表演更加生動。木偶較同類木偶要大,一般約有10斤左右,最重的可達12.5斤,演者要練成扎實的舉功、捻功和步功,操縱時做到穩、準、正、平。

      《詠傀儡》

      鄭板橋

      笑爾胸中無一物,本來朽木制為身。

      衣冠也學詩文輩,面貌能驚市井人。

      得意那知當局丑,旁觀莫認戲場真。

      縱教四肢能靈活,不籍提撕不屈伸。

      曾經,爭相觀看木偶戲是尋常百姓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和內容。每逢祭祀敬神、黃道吉日、婚喪壽辰、歲時節慶必演木偶戲, 清代嘉道時人韓日華《揚州畫舫詞》中有一首寫道:“竹棚一帶綠蔭中,百貨開場傀儡工”,就是這一場景的真實寫照。亦藝亦農的木偶戲班應運而生,多由家族成員組成,實行家傳世襲的班主制。民國時期,泰興木偶戲班最多時117家,活躍于市井與鄉間。

      新中國成立后,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文藝方針的指引下,木偶戲影響力擴大,得到新的發展。1958年,光明木偶團開始逐步改用泥塑造型,石膏翻模,紙糊脫胎,裝點活眼、活嘴、活耳等藝術手法,使演員從操作十幾斤重的原始木偶中解放出來,為發展和提高木偶的表演藝術開辟了新路。

      1959年秋,泰興合并各木偶劇團為3個團。此后,一、二團陸續創作排演了大型神話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傳統神話劇《追魚》《寶蓮燈》、傳統劇《模花轎》《豬八戒找鑰匙》,現代京劇《紅燈記》《奇襲白虎團》等也不斷亮相。

      1965年夏,木偶一團為省農業會議專場演出《海防前哨》,成為首個進入省委禮堂和南京人民大會堂演出的縣級劇團。從此三個木偶劇團由農村搭棚演出,進入城市公共劇場演出;由縣內流動演出,到北至沈陽,南至福建,西至湖北,東至上海,贏得廣泛贊譽。

      1968年秋,木偶一、二團合并為泰興縣木偶劇團。1970年連續排演了現代京劇《楊根思》《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劇目,1971年《楊根思》劇組赴杭州原楊根思所在部隊慰問演出。是年秋,西哈努克親王訪華,文化部通過江蘇省調派泰興縣木偶劇團至蘇州作專場演出,受到一致好評。

      【杖頭木偶戲《甘露寺》,江蘇泰興縣風月村民間班

      1973年,泰興木偶劇團改名為揚州地區木偶劇團,先后至日本、澳大利亞、伊朗、美國、厄瓜多爾、玻利維亞、哥倫比亞等國家訪問演出,泰興木偶戲走向國際大舞臺。2006年,泰興杖頭木偶戲獲批江蘇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隨著文化藝術和娛樂方式的多元化發展,木偶藝術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近年來,泰興市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護、搶救和傳承木偶戲,舉辦文化活動,開展泰興木偶戲理論研究,建立文化生態保護村,在全市中小學《鄉土教材》中增設“泰興木偶戲”,鼓勵老藝人帶徒授業等等。此外,還建立以木偶加工、木偶戲表演等為內容的文化發展公司,加快木偶戲產業化發展,廣泛開辟木偶戲市場。

      【著皇袍和皇妃服飾的木偶(泰州市博物館)

      經歷了傳承與創新,泰興木偶藝術一定會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來源:記憶泰州

      編輯:趙采薇

      責編:趙倩倩

      審核:吳軍

      網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国产免费入口| 免费99热在线观看|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的毛片| 99久久免费精品国产72精品九九| 欧美中文在线观看| 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毛片不卡|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艺术| 极品色αv影院| 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视频|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 又粗又硬又黄又爽的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看电影大全| 激情五月婷婷色|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毛片| 一区二区三区日本|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国产女人18一级毛片视频| 99re热视频在线| 成人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夜色AV网站| 男生插入女生下面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亚洲老地址| 男人j桶进女人p无遮挡在线观看 | 被公侵幕岬奈奈美中文字幕|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浪潮 | 网址大全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 www.kkbokk.com| 欧美一级二级三级视频| 人间**电影8858| 日本片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成人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 | 翁想房中春意浓1-28|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vr| jizz免费在线影视观看网站| 把极品白丝班长啪到腿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