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畝均論英雄” ——讓“低效田”變成“高產地”
新征程上有新使命,新征程上需要有新擔當。為了更好地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泰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從今天開始開設《勇挑大梁看這 “理”》專欄,聚焦各行各業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的奮斗故事,全面展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泰州新實踐。今天我們首先來關注“畝均論英雄”改革。自2021年以來,泰州市堅持把“畝均論英雄”改革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組織開展土地、能耗、鑄造產能三大攻堅行動,推進工業用地提質增效,累計盤活提升低效閑置工業用地4萬畝。
這幾天,室外寒氣逼人,但是江蘇泰達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20多度的溫度,讓工人只需穿一件單衣。在后紡車間,擋車工李冬梅正駕駛電動車巡查一臺臺細紗機。她告訴記者,現在都是智能設備,用工很少,車間里基本上見不到人,勞動強度也不高。
江蘇泰達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擋車工李冬梅說:“像我們這個細紗機一臺有1820錠,原來最長的只有480錠,我們現在一個人可以看5臺車,相當于原來的20臺,效率是以前的兩倍多,而且也不要人工換粗紗,工作起來比較輕松。”
泰達紡織的新型紗線智慧工廠,擁有國內外先進智慧化紡機設備320多臺套,可生產各類高檔新型纖維混紡紗線、高檔緊密紡紗線和非助劑抗菌紗線。項目計劃總投資10億元,需用地260多畝。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從項目規劃到建設投產,園區給予了很大的支持。
江蘇泰達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宋士強說:“實行智能化改造,當時我們這個項目投資的資金問題已經解決,主要就是土地問題,我們找了園區之后,園區兩三天就給我們答復。”
姜堰經濟開發區經濟發展部部長周舟說:“前期把一批閑置土地、低效土地由園區集中收儲,為優質項目預留發展用地,接到泰達公司的訴求之后,我們立即開始研判、會商,有一塊200多畝的閑置廠房,正好符合企業的需求。”
土地問題解決了,泰達紡織的新項目順利上馬,但是意想不到的難題又出現了。在做設計的時候,技術人員發現,有一條高壓電線正好要經過廠房的上方。
宋士強說:“因為要避讓這個高壓電的安全距離,所以廠房要需要向東偏移,這樣原來給我們的土地就不夠了,因為還要配套建設智能倉庫、配套設施,碰到了這個新的難題,只好繼續尋找園區幫助我們解決。”
周舟說:“當時這個問題還比較棘手,但不能因為這些小小的困難讓項目實施不了,我們就和旁邊的一家企業進行協商,讓他們讓出45畝的土地,這樣他的畝均效益有了提升,泰達的項目也能順利地實施。”
2021年8月,泰達紡織的新型紗線智慧化工廠項目正式開工建設,經過一年多時間努力,今年10月份新項目實現投產。據了解,項目全部達產后,企業年開票銷售超過20億元、入庫稅收1億元左右,年畝均稅收達38萬元。
近年來,姜堰經濟開發區以“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奮進姿態,深入實施“畝均論英雄”改革,通過開展“三清零、三整治”專項行動,向土地存量要發展增量,催生了一批像泰達紡織這樣的“英雄”企業。2021年,姜堰經濟開發區盤活低效閑置用地1360.67畝,畝均稅收同比增長20.44%。2022年以來,姜堰經濟開發區累計盤活低效閑置用地1060畝,畝均稅收同比增長10.17%,產業經濟“主陣地”成為名副其實的“高產地”。
江蘇省社科院泰州分院經濟所副所長李占國說:“‘畝均論英雄’改革以畝均稅收為核心,引導土地等生產要素加速向優質企業集聚,加快從經營不善企業退出,盤活了土地稀缺資源存量,既保障了重點項目用地,又提高了資源產出效益,有力推動了泰州高質量發展進入全省第一方陣。我們不僅要持續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還要加大典型案例宣傳力度,形成全社會積極支持的良好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助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泰州新實踐。”
記者:梁軍 繆佳榮
通訊員:白學文
編輯:湯晨潔
責編:趙倩倩
審核:吳軍
- 時政|市六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十一次主任會議2022-12-16
- 時政|市政協六屆四次常委會議召開2022-12-16
- 時政|泰州舉辦海創學院成立大會暨首屆海創論壇2022-12-16
- 關注|市委宣講團成員在各系統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2022-12-16
- 關注|揚子江藥業:關愛空巢老人 捐贈防疫物資2022-12-16
- 關注|濟川藥業:多措并舉擴大產能 保障群眾用藥需求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