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悅讀?童聲|外孫品味外公的兒童節
沙國禪:男,漢族,1968年7月生,中共黨員,正高級教師,泰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黨委書記、校長,泰州市名校長,學科帶頭人,泰州市名師工作室領銜人,江蘇省教育學會綜實專委會理事長。泰州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主編《臻善》獲江蘇省中小學優秀校本課程獎(2017年)。著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校本化實施策略研究》獲得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2018)。近幾年,主持多項省級課題研究,多篇論文在《人民教育》《教學與管理》等核心期刊發表,全國講座、授課數十場次。參與國家《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校長手冊》《局長手冊》的編寫和修訂工作。
我的童年
作者:沙國禪
朗讀:董沙楊
我的童年和現在的孩子的不一樣。沒有高級的玩具和圖書,沒有漂亮的衣服,沒有精美可口的食物,沒有汽車,甚至自行車,沒有明亮的教室和會唱歌舞蹈的老師。
家里兄弟姐妹多,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當時有個說法叫“新老大、舊老二,縫縫補補給老三”,我是老五,等衣服輪到我時,大多已經十分破舊了。我曾為春節能買一雙襪子哭了一夜。
沒有玩具和圖書,我的四季也并不乏味。夏天一般就和小伙伴們泡在水里。三哥是掏螃蟹的能手,我常常陪著他掏螃蟹。在水里,攀著澡桶邊緣,我也會用腳踩河蚌,踩著了,就一個猛子扎下去,把河蚌取上來,晚上一家人就既能吃上螃蟹又能吃上河蚌了。冬天,我們一般在冰上玩,那時候天氣很寒冷,河里總能結一層厚厚的冰。我們在冰上賽跑,在冰上飄瓦片,找塊薄瓦片斜砸向冰面,瓦片便摩擦著冰面,發出“啾啾”的哨音溜得很遠很遠。書更是少得可憐,沒有大本的書,偶爾有本小人書,全村的孩子都搶著看,常常因為搶書而發生戰斗。
鄉村的孩子食物很粗糙,那時能吃飽肚子就很不錯了。一年難得吃幾次肉,即使中秋祭拜月亮的一只月餅也要被分成很多份,每個孩子只有一小塊。我那時最大的期待就是能飽飽地吃一次西瓜,這個愿望一直到二十多歲了才真正實現。
我們上學都是自己走著去,小學是在村里一個破舊的草屋里,一次上課時從墻上掉下一塊土,大家以為地震了,哭喊著往外跑,虛驚了一場。教室里也沒有課桌凳,我們從家里拿去板凳,村里找幾塊木板,老師用磚頭壘起來給我們做桌腿,桌子倒塌是常有的事。學校沒幾個老師,老師包班,一個老師什么學科都教。老師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所以,我們好多東西都不會,唱歌跑調,普通話不準,不會畫畫,字也寫不好。就這樣,我也一直堅持讀書,走出了農村。
我的童年和很多60年代的人一樣,快樂中夾雜著貧苦。孩子,你們要珍惜現在的好生活,好條件,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有本領的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編輯:李子韻
責編:康希
審核:吳軍
- 天氣|周末晴雨切換 氣溫下降明顯2023-06-02
- 預告|12345政風熱線: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6月5日上線2023-06-02
- 關注|市區多所學校接連發布2023-06-02
- 速轉|高考考點周邊限行通告!2023-06-02
- 關注|沖上熱搜!“二陽”后還會“三陽”?2023-06-02
- 速看|教育部最新發布2023-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