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兜牢民生底線 擦亮幸福底色
9月27日上午,姜堰區召開“努力推動姜堰在高質量發展中繼續走在前列”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強化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專場,圍繞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進一步強化民生保障,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等,姜堰區發改委、民政局、人社局、衛健委、羅塘街道、梁徐街道分別介紹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現場提問。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近年來,姜堰區始終將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強化民生保障、促進富民增收。2022年,姜堰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5117元,同比增長5.8%,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到1.96:1,首次降至2.0以內。今年上半年,姜堰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4305元,同比增長6.4%,其中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8%,列全市第1。
從2006年開始,姜堰區連續17年實施民生實事工程,累計辦理民生實事項目300多個,著力解決了一批事關群眾教育、就業、醫療、養老等相關領域的“急難愁盼”問題,受到廣泛好評。今年,經姜堰區人大全體會議票決,共確定16項民生實事,截至目前,全部達超序時,其中,校園技防提升、校車運營服務、城市書房建設、婦女健康保障、文化惠民演出等5個項目提前完成年度任務。
就業問題事關民生福祉、經濟發展和國家未來。姜堰區緊扣“穩就業保民生”工作主線,以精準幫扶困難群體就業為工作重點,加快公益性崗位開發速度,將城鄉公共管理服務、郵件快件收發、殘疾人服務等納入公益性崗位范圍,組織各鎮街和相關部門開展公益性崗位人員招聘工作,對就業困難人員實施托底安置。上半年,姜堰區城鎮新增就業4456人,開發公益性崗位912人,建設“家門口”就業服務站3個,兜底安置困難人員251人,幫扶1227名困難人員實現就業。
“看病難”是老百姓長期關注的熱點問題。姜堰區圍繞“便民、惠民、利民”創新服務舉措,大力開展“改善就醫感受 提升患者體驗”活動,不斷滿足市民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姜堰區成立市二院、姜堰中醫院、溱潼人民醫院、張甸中心衛生院為牽頭醫院的4個醫共體,在基層設立31個專家工作室、19個聯合病房;加快胸痛、卒中、創傷等“五大中心”建設;著力打造里下河、西南、東南3大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推進194家基層醫療機構基礎建設提檔升級;先后建成省級臨床重點專科1個、省級中醫重點專科(建設單位)4個,市級臨床重點學科1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19個、市級中醫重點專科10個,省級基層特色科室3個、市級基層特色科室22個,提升疑難病救治能力。
讓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姜堰區著力打造“堰上康養”15分鐘養老服務圈,精準實施特需服務,為300名高齡、經濟困難空巢獨居老人安裝移動空調,為500戶空巢老人家庭安裝紅外健康監測儀等智能看護設備,精選養老聯盟商家,遴選197戶商家,完成服務工單5548例,居家養老層次更加鮮明;建設10家示范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全市首家失能老人助浴中心正式運營,成立“1+13”助浴聯盟,為1713人次老人提供助浴服務,籌資1200萬元建設2個養老服務綜合體,社區養老內涵更加豐富;公辦養老機構公辦民營比例達70%以上,養老機構入住率超過50%。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與希望。姜堰區質效并舉管理兒童事務,做實“守護‘姜’來”未成年人關愛品牌,落實困境兒童“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三步排查、四色管理、N重關愛”模式,困境兒童應保盡保率100%,實現免費健康體檢;為50名困境兒童開展助醫助學服務,征集落實微心愿790個;常態化為6000多名學生、10個社區提供專業心理測試、咨詢、疏導、團體輔導等服務。
做好困難群體兜底保障工作考驗政策“溫度”。姜堰區強化社會救助兜底,調高低保、特困供養等困難群體救助標準,開展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建立數據庫7439戶8865人,發放救助金5300多萬元;定期走訪探視6.5萬人次,匯總需求800多條,鏈接資源做好服務;發放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3418萬元,惠及14610人;實施臨時救助300人次,發放救助金41.11萬元;救助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170人次,助力尋親3人。
在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方面,姜堰區放大“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優勢,深化新實踐,完善新體系,多元激發活力,全面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
致力豐富治理內涵,姜堰區融合服務設施功能,推進鄰里中心、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一體化運行管理;強化基層民主建設,推進村務“陽光監督”,細化“三張清單”,修訂公開目錄,編制權力清單,規范“微權力”運行,每季專項督查;完善社區公共服務體系,推進政務、公共服務事項“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和村級公共服務事項全程委托代理,實現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打造治理服務品牌,強化黨建引領,黨員干部下沉社區走訪調研,會辦實事,探索“紅色物業”,開展“堰上人家·美好社區”主題創建活動,組織優秀社區治理與服務品牌評選。
致力激活治理力量,姜堰區加快社會組織發展,鼓勵社區文藝工作者、優秀志愿者等組建“草根社團”,孵化城鄉社區社會組織,鏈接社區慈善資源助力鄉村振興;搭建社區服務平臺,初步形成社區、社會組織、社工、公益慈善、社區志愿者“五社聯動”的服務機制,鎮(街)慈善社工站實現“全覆蓋”;拓展社會參與渠道,圍繞弱勢群體等領域,開發“幸福童享·情滿姜城”和“四型特色社區”等公益服務,為農村“三留守”人員提供物質關心和精神關愛。
致力壯大專業隊伍,姜堰區將城鄉社區工作者納入職業化、專職化管理,建立“業務培訓、資格考試”+“崗位練兵、技能比武”的常態長效育人體系,實施“尖兵鍛造”工程,加強社工業務培訓;放大社區志愿服務工作站的集成效應,引導社區黨員干部、鄉賢能人、大學生志愿者、群眾性活動帶頭人等組建志愿服務隊,推廣應用志愿服務積分制;開發公益創投項目,增強社會組織“造血”功能,提供專業化社會服務,促進服務多元化。
下一步,姜堰區將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持續辦好民生實事,進一步推動富民增收、強化政策托底、創優治理能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更加充實、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記者:陳小康
編輯:趙采薇
責編:宋涔瑋
審核:戚翔 聞棟
- 最新|多趟列車恢復開行、增開!涉及泰州的是……2023-11-16
- 通知|本周五、周六,這些區域停水!2023-11-16
- 招聘|招24人!全額事業編!2023-11-16
- 出行|注意!市區多個道路通行空間已經……2023-11-16
- 速看|提醒!市區永興路多人被查!2023-11-16
- 主播悅讀|女兒眼中的“萬首詩翁”王退齋202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