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信心 促發展|用好創新“金鑰匙” 推動泰州光儲產業加速發展
近年來,泰州市光伏與儲能企業面對內外部多種因素的挑戰,不斷把握機遇,通過持續創新轉型升級,優化路徑提升發展質量,光儲產業規模快速壯大。《強信心 促發展》大型融媒體新聞行動,今天走進部分光儲企業,近距離感受生產背后澎湃的創新動能。
江蘇智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面向儲能應用領域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主要提供以鋰離子電池和鈉離子電池為核心的系統化產品及解決方案。記者在生產車間看到,自動化模切設備正在對鈉離子電池極片進行柔性切片。隨著不同尺寸的電池極片經過層層模切,產品的核心部件逐漸成型。據介紹,這是企業新研制的鈉離子電池產品,與傳統鋰離子產品相比,不僅可降低終端應用成本,而且優越的低溫性能更拓展了成品在化學儲能領域的應用范圍。
江蘇智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李炳江說:“鈉離子電池的專利已經申報了有十幾項,得到了授權,同時我們未來還有幾十項的關于鈉離子電池的布局,可以鞏固我們在鈉離子電池領域和市場的技術的優勢。”
當前,儲能技術多元化發展不斷迭代,位于海陵區的智泰新能源將不斷加快鈉離子電池量產步伐,逐步實現技術研發與市場應用“雙輪驅動”。
依靠技術創新夯實發展基礎,已成為泰州光儲產業的共識。在比拼技術實力的光伏戰場,位于姜堰區的泰州中來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智能化改革、數字化轉型為生產賦能,實現了各環節“自動化”向“智能化”轉變。
記者在主要生產N型單晶雙面高效TOPCon光伏電池的車間看到,這里的智能設備數量達230臺套,極大提升了整個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近年來,中來光電先后投資近6億元進行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產能在不新增廠房面積的基礎上提升了1倍,人均勞動生產率提高了2.75倍,經營質態明顯改善。主營產品N型單晶雙面高效TOPCon光伏電池及組件技術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在N型細分領域連續多年全球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
記者了解到,多年來,中來光電堅持走N型技術的道路,結合市場對電池、組件效率的高需求,驅動科研成果落地,前不久還實現N型單晶雙面高效TOPCON光伏電池26.7%的轉化效率。
泰州中來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電池制造部副總監閭文俊說:“這次電池片效率的提升,是克服了同類摻雜非晶硅技術的不足。未來我們還會繼續新技術的創新、迭代升級,以新的技術和設計為切入點,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占技術領先制高點,打造出高效率、高質量、高性價比的光伏電池產品,為公司早日實現3.0技術量產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中來光電致力打造高效、環保、低碳的光伏產品,在企業占地6000平方米的研發中心,聚集了400多人的技術團隊,150多臺套高精新研發裝備不停運轉。目前,企業已累計獲得授權專利115件,其中發明專利33件、國際PCT專利2件,產品銷售到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出貨量超過5.8GW。
泰州中來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季曉紅介紹:“我們還積極參加了歐洲、澳洲、中東等全球各地的展會,并舉辦線下活動,與當地分銷商和安裝商建立面對面的聯系,以深入了解當地市場需求。我們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成本優化,不斷提升市場占有率,今年1到10月,中來光電的出貨量達2.8GW,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9.2%,實現銷售50.7億元。”
眼下,泰州市新能源產業發展漸入佳境,隆基、海優威、一道新能源、伏圖拉、錦能新能源、嘉庚特材等多個項目紛紛落子海陵,海陵新能源版圖全面升騰;中來光電、雙登集團等龍頭企業不斷壯大,大秦新能源、衡川新能源、杰太光電等項目落戶,助力姜堰區光伏鋰電產業持續強鏈、補鏈。
姜堰區工信局局長何劍表示:“重點支持中來光電、雙登集團等現有企業技術改造,擴大產能,提升市場占有率,全年實現新能源產值200億元以上;推進現有企業轉型升級,在新能源產業培育1家單項冠軍企業,3到5家‘專精特新’企業;大力招引新能源產業項目,大力發展動力與儲能電池,開拓新型鋰電池和光伏電池市場。”
與此同時,隨著泰州市光儲產業規模快速擴大,光伏和鋰電產業出口表現同樣亮眼,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光伏和鋰電產業規上企業進出口76.3億元,同比增長7.5%。
泰州海關副關長喬華林告訴記者:“我們會定期開展‘送法上門’活動,為企業講解出口危險貨物包裝檢驗標準法規,引導企業選擇良好的包裝供應商。此外,我們還提供‘預約檢驗’服務,提高出證速度和效率,運用‘監管貨物分類倉儲’,提升光伏組件進出區物流效率。”
泰州市光伏和鋰電池產業加速“出海”,得益于完善的產業鏈和強勁的創新研發能力支撐。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光伏和鋰電產業實現產值463.44億元,同比增長12.4%。其中,光伏產業實現產值326.53億元,同比增長15.5%;鋰電產業實現產值136.91億元,同比增長5.6%。
快速增長的數據背后,是產業鏈整體競爭優勢的提升。為促進光儲產業可持續發展,目前泰州市正在全力強化光儲產業集群發展,鍛造產業韌性,加快布局產業發展新領域,努力在新技術新產品產業化上形成先發優勢,打造光伏、鋰電產業承接和融合應用高質量發展核心區。
記者感悟:當前光儲產業發展迅速,但行業內外部多種因素疊加,使得光伏與儲能市場供需形勢復雜多變。如何維持產業繁榮態勢,一方面要加快提升光儲產業創新能力,發揮龍頭企業作用,帶動上下游聯合創新,加快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和標志性產品,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另一方面,要注重中試驗證和場景牽引,增強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等創新成果工程化、產業化能力。同時,要進一步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積極開展產業鏈、供應鏈、技術標準等國際合作,協同暢通國際貿易投資,促進儲能新技術、新裝備推廣普及。
記者:吳曉燕 翟旭陽
編輯:趙采薇
責編:岑丹
審核:戚翔 聞棟
- 教育|泰州這兩所學校,改擴建即將完成!2024-01-05
- 共富路一起走|泰州,與千里之外的ta竟有“夫妻相”!2024-01-05
- 通知|5個新專業要來了?教育部發文2024-01-05
- 點贊|入選省級名錄,泰州+6!2024-01-05
- 關注|招聘7人!全額事業編!2024-01-05
- 時政|全市“三比一提升”項目建設現場觀摩活動舉行 朱立凡萬聞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