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海陵純垛村:漁光互補,織就集體經濟致富美景
海陵區罡楊鎮純垛村大力實施“生態+電力”行動計劃,持續推動綠色發展,以“漁光互補”形式持續推動清潔替代和電能替代,蹚出綠色富民新路。
隨著打樁機的轟鳴,最后一根管樁安裝到位,純垛村的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正式進入測試階段。
純垛村地處海陵區主城區西北角,有3600畝養殖水面。在較長一段時間,純垛村依靠發包集體1200畝水面給農戶搞水產養殖,集體收入一直比較平穩。2019年以來,為落實國家退漁還湖政策,純垛村所有集體水面全部停止水產養殖項目,集體經濟斷了來源不說,每年還因為打撈水花生、河道雜物等,產生了近10萬元打撈費。
為了緩解村集體壓力,2022年,純垛村在罡揚鎮鎮政府的引導扶持下,引入國華錦瑞(泰州)新能源有限公司開發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構建起上有光伏、下有養殖的立體模式,力爭走出一條現代高效農業之路,
海陵區罡楊鎮純垛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周樹元說:“原來一畝地只有1100元的收入,現在增加到1650元,每畝地凈增550元。”
海陵區罡楊鎮純垛村村民張蘭紅說:“錢已經拿到了,感謝村里為我們村民做的好事。”
為保障集體利益不受損,純垛村與國華錦瑞(泰州)新能源有限公司協商建立了五年一增長的收益增長機制。這樣一來,村民流轉土地的收入增加了不說,也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現了雙增收。
周樹元說:“以前我們集體的禁養水面包給承包人只有七八十元一畝,現在也跟這個一樣的,每畝地收益增加到1650元,全村400畝地,每年要凈增收60萬元。”
在“漁光互補”模式下,光伏板能遮擋陽光,降低水面溫度,減少水分蒸發的同時抑制藻類生長,為魚蝦提供更好的生長環境。而“漁光互補”建設的光伏電站,更能實現節能減排、綠色發展。
國華錦瑞(泰州)新能源有限公司經理張學軍說:“該項目與燃煤電廠相比,每年可節約標準煤7萬噸,相應每年減排二氧化碳約18萬噸,大氣污染氣體硫化物約1300噸、氫化物約450噸。”
通過漁光互補,純垛村把資源變成資產,把資產轉為資金,探索出一條綠色增收新模式,打造出一道生態發展、鄉村振興的亮麗風景線。
記者:帥偉
編輯:劉燕
責編:宋涔瑋
審核:戚翔 聞棟
- 便捷 |春節搶票必看!12306推出新功能!2024-01-03
- 靖江|停水通知!2024-01-03
- 聚焦|今晨7點,姜堰通過央視向全球觀眾道早安!眾多媒體聚焦…2024-01-03
- 最新|剛剛通知!姜堰區政府領導工作分工明確!2024-01-03
- 出行|確定免費!持續9天!2024-01-03
- 教育|省教育廳通知!涉及泰州多所學校2024-01-03
網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