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泰州:江河潮涌二十九載 奮楫揚帆譜新華章
今年8月12日是地級泰州市組建29周年紀念日。29歲的泰州,砥礪奮進、勇立潮頭,創造了眾多令人矚目的成就和奇跡,交出了一份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成績單。
焰火劃破溱湖灣夜空,一場以“戲曲”為魂的數字煙花盛典在此震撼上演。活動不僅讓溱湖灣的夜晚“亮”了起來,更讓“夜泰美”的品牌“火”了起來。
泰州是一座底蘊深厚的文化名城。江淮海三水交匯之處,孕育出以施耐庵的水滸、鄭板橋的水墨、梅蘭芳的水袖為代表的人文“三水”,標注了泰州在中華歷史文化坐標中的獨特地位。近年來,泰州積極推動文化遺產活態傳承,成功舉辦溱潼會船節、千垛菜花節、梅蘭芳藝術節等系列特色品牌文化活動,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生機。據統計,泰州年均開展公共文化演出近3000場,惠及人次超百萬,一道道別具特色的“文化大餐”送到百姓家門口,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
泰州東部新城發展集團文化產業公司副總經理紀偉說:“圍繞我們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聚焦數字媒體和高校開展,從課程設置到學生實踐,在具體的領域里面,再把我們的人才,尤其是創意人才培養工作落到實處。”
泰州是一座特色鮮明的產業新城。鏈式發展和集群發展“兩手抓”,為泰州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強勁動能。今年8月,江蘇默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研發基地及生命健康科技園正式啟用,將推動行業從“單一產品競爭”向“全鏈條解決方案競爭”升級。
江蘇默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周林福說:“我們63000方的這個廠區,不僅僅要滿足我們自己公司的生產、質檢所用,還要引進一些國外的產品做OEM。根據規模,我們可能會引進30家到50家。我也希望我們這個產業群,上下游的產業群,能夠一起發展。”
當前,泰州全市上下正致力構建以“大海新晨”為標志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長三角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2024年,泰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020.95億元,比上年增長5.1%,經濟總量排名全國第43位。今年1至6月,泰州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8.1%,達244.1億元,增速全省第一。項目建設質態持續提升,“小而美”的億元項目新開工401個、新竣工274個,同比均增長20%左右;重特大項目方面,新開工總投資超50億元的重特大項目6個,同比增長100%。
泰州是一座安定祥和的祥泰之城。數據顯示,泰州市PM2.5濃度連續3年低于35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率連續4年保持在80%以上。“微笑天使”江豚逐浪嬉戲,“濕地精靈”反嘴鷸在江灘棲息覓食,“鳥界國寶”東方白鸛在江面振翅飛翔……越來越多的珍稀動物在泰州“安家落戶”,實現了“生態越美麗—發展越興旺—百姓越幸福”的正向循環。
前不久,泰州成功實現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靖江蟬聯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兩連冠”,泰興、興化成功獲評第七屆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泰州成功創成“全域全國文明城市群”,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市民張亮說:“大到整體的城市環境,小到小區的各個角落,簡直是日新月異。現在的交通、教育、醫療拿過去改善提升了太多了,我們老百姓是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29歲,正青春!泰州這座年輕的城市,正以“后發先至”的魄力書寫時代答卷。如今,新征程的號角又已經吹響,全市上下正緊扣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江蘇的一系列重大任務,聚焦做好“產、水、文、人”四篇文章,聚力大抓經濟、大抓產業、大抓項目,奮發進取、勇攀高峰,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泰州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江蘇省社科院泰州分院經濟研究所所長朱菊萍說:“泰州建市29年以來,實體經濟、城鄉面貌、生態環境等方面均發生了較大變化,城市知名度越來越高,老百姓的幸福感也日益增強。隨著經濟發展水平和消費水平提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對城市多樣性和城市品質有了新的要求。因此,需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在規劃、設計、建設中要有品質思維,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記者:翟旭陽
編輯:樊錦華
責編:陳丹丹
審核:戈俊巍
- 應對|泰州全力做好防汛排澇和農業生產抗災自救工作2025-08-12
- 天氣|強降雨過程趨緩 氣象部門解除暴雨藍色預警2025-08-12
- 銘記|興化市民展示收藏30年抗戰影像資料2025-08-12
- 關注|江蘇省青少年賽艇錦標賽在泰州落幕2025-08-12
- 預告|12345政風熱線:市自規局、市衛健委、市市場監管局8月13日2025-08-12
- 悅讀?銀發說|二十九載風華織錦 “年輕泰”更具“活力范”202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