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虹橋鎮虹德社區“一老一小”共繪民族團結同心圓
8月7日上午,泰興市虹橋鎮虹德社區一老一小關愛服務中心內歡聲笑語不斷,一場以“籽籽情深 愛在鄰里”為主題的民族團結美食盛宴在此溫馨上演。活動由泰興市統戰部主辦,虹橋鎮虹德社區承辦,將8月長者生日會與多民族家庭文化交流巧妙融合,通過“舌尖上的互動”串聯起老幼兩代人的情感紐帶,生動詮釋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深刻內涵。
一老一小同歡聚,美食為媒話團結
活動當天,社區特別邀請了20余組多民族家庭與10余位8月生日的長者共同參與。“七彩虹德”志愿者們早早忙碌起來,“美食樂園”正式開張——長桌上擺滿了黃橋燒餅、新疆馕、朝鮮族涼面、苗家酸湯魚等十余種民族特色美食,十米長的宴席宛如一條“團結紐帶”,將不同年齡、不同民族的居民緊緊聯系在一起。
“爺爺,您吃的這個馕和我們家鄉的餅有什么不一樣呀?”7歲的苗族小朋友小雨踮起腳,好奇地問坐在身邊的馬大爺。馬大爺笑著掰下一塊馕遞給她:“這馕啊,是我國新疆的特色美食,就像咱們各民族的心,都是熱乎的!”這樣的跨代對話在席間隨處可見:老人們用糧票換燒餅的故事引得孩子們瞪大眼睛,孩子們分享的“羊肉串香飄草原”“酸湯魚酸辣開胃”等童言童語則讓老人們笑得合不攏嘴。
匠心傳承與童趣體驗,共品“中國味道”
活動以“美食+文化”的形式展開,既有傳統技藝的匠心展示,也有孩童視角的趣味互動。在“泰興魚湯面·匠心體驗”環節,社區特邀面點師傅現場教學,和面、搟面、熬湯的每一步都吸引著孩子們圍攏觀看。“原來魚湯面的奶白湯底是用野生鯽魚和鱔骨熬成的!”三年級學生小陳恍然大悟。當一碗碗鮮香四溢的魚湯面端上桌時,82歲的王奶奶連連稱贊:“這面里有我們泰興人的鄉愁,今天和這么多娃娃、鄰居一起吃,更香!”
而“小小美食家”互動環節則讓孩子們成為主角。黃奕勛小朋友手舞足蹈地描述外婆家鄉的大盤雞:“這雞肉又嫩又香,土豆軟糯,皮帶面吸滿湯汁,歹得很!”漢族女孩王靜好則舉著畫板分享自己畫的“美食地圖”:“這是苗家的酸湯魚,這是朝鮮族的打糕,我們中國有好多好吃的東西!”稚嫩的表達引得在場居民紛紛拍照記錄。
長者生日會:溫情與團結的雙重奏
美食分享結束后,生日會正式開始。“七彩虹德”志愿者們推出生日蛋糕,各民族小孩齊唱生日歌,給老人們送上最童真的祝福。
“我活了六十多歲,第一次過這么熱鬧的生日!”退休教師李阿姨感慨道,“你看這些娃娃,有漢族、回族、苗族的,可他們喊我‘奶奶’的聲音一樣親!”社區黨總支書記徐宏斌表示:“我們把長者生日會和民族團結活動結合,就是希望讓老人們感受到‘老有所樂’,更讓孩子們在互動中理解‘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意義。”
籽籽同心,共繪社區治理“同心圓”
這場活動是虹德社區“一老一小”服務品牌的縮影。今年以來,社區以統戰部“紅石榴家園”創建為契機,通過“代際互動課堂”“民族美食節”“跨齡結對幫扶”等載體,累計開展活動20余場,服務居民300余人次。
活動在《我和我的祖國》大合唱中落下帷幕。長者們與各族家庭合影留念,孩子們舉著烤串和蛋糕依依不舍。在虹德社區這片充滿煙火氣的土地上,“籽籽情深”的種子已悄然生根,綻放出“愛在鄰里”的溫暖之花。
通訊員:惲瀟 金桂琴
編輯:湯晨潔
責編:陳丹丹
審核:戈俊巍
- 警惕|別信!別信!別信!2025-08-18
- 提醒|緊急通知!停水!2025-08-18
- 直播回看|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泰州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朱莉走進123452025-08-18
- 預告|12345·政風熱線:8月18日,五家醫院上線2025-08-18
- 提醒|微信給別人轉賬,記得加一個動作!小心吃大虧2025-08-18
- 關注|“蘇超”積分榜又更新了!泰州隊排……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