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海陵:探索“小城養老”新模式,構繪“福海樂養”幸福圈
面對“銀發潮”,泰州市海陵區在推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的同時,鼓勵引導社會資本投資養老服務業,托起“銀發”幸福晚年,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的美好生活畫卷,正在鳳城河畔徐徐展開。
上午十點,助老員戴巧蘭來到智堡小區丁黨喜家,進行每月一次的助老服務。在丁奶奶家,戴阿姨不僅為兩位老人進行剪發、修剪指甲等個人清潔服務,還根據丁奶奶的要求,進行家庭保潔助老服務。據了解,目前海陵區居家養老的總人數達到了19481人,海陵區在泰州市首創居家上門服務兩項清單,提供“政府補貼+老人自費”增值項目,將80周歲以上普惠對象政府購買居家養老上門服務項目從原有的4項拓展至5大項17小項,提高服務需求和供給的適配性。數據顯示,海陵區現有60周歲以上老年人12.98萬人,占總戶籍人口的23.82%,其中80周歲以上老人近2萬人。為了更好地服務老人,養老機構每年都會安排多場培訓,邀請護理學和心理學相關老師做培訓,讓助老員在上門時,給老年人盡可能多的貼心服務。在實施“訂單式”服務的同時,海陵區還通過微信小程序,進一步強化養老上門服務的監督、考核,不斷改善養老服務機構和服務人員的服務質量。
在海陵區養老服務指導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對前一天享受“訂單式”服務的家庭進行回訪,讓助老服務實現全程閉環。區養老服務指導中心負責人陸紅霞說:“每天以100個有效回訪電話為主,如果在回訪中遇到一些有問題的,我們會反饋給第三方再去核實。如果他們核實的情況和我們核實的情況一樣的話,就作為一個不合格的工單來處理。如果我們回訪的情況和第三方的反饋的情況有差異的話,我們會有上門的回訪。”在區養老服務指導中心,智慧監督管理平臺是全區養老服務數據集成、監管中樞,形成了家庭照護床位、互助睦鄰點、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區域性養老綜合體、區級指揮中心構建的五級服務載體布局,填補了區級智慧養老信息管理的空白。
眼下,城東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項目已經進入建設階段,這個項目位于海陽東路東進小區,占地3200平米,建筑面積1100平米,預計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建成后將實現“四位一體”的中心發展模式,包括養老服務中心、慈善社工站、未成年保護中心,以及兒童關愛之家。南京天一智慧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唐筱君說:“目前這個中心打造了25個床位,老人可以24小時居家照料,然后我們還配了一個助餐點,給老人送飯上門,以及還有助浴,我們會把半自理的老人接過來洗澡。”像這樣“公建民營”的樞紐型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海陵區還將在南園小區新建一家,除了提供全托服務,還將助餐、助潔、助醫等服務拓展延伸至居家社區,輻射周邊鎮街。
- 【改變在身邊】江蘇各地衛生、交通等部門推出一批新舉措2023-12-10
- 【篤定信心 攀高向新】聚焦智能制造 江蘇多項關鍵指標全國第一2023-12-10
- 【重大項目進行時】江蘇一批新材料、新能源項目沖刺全年目標任務2023-12-10
- 鄉行記|看“江村”如何寫下“志在富民”的新篇章2023-12-10
- 信長星在徐州市鼓樓區開展“四下基層”時強調 傳承優良作風 走好2023-12-10
- 凝聚少年力量 共建清朗網絡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