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陣雨轉多云 18℃~11℃

      【清澈的愛】穿越時空遇見你——走進中華美學園林,且聽“昆”吟

      來源: 編輯:曹佳蓉 2024-10-05 18:35:33 查看數:0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守護好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和自然珍寶,讓文化和自然遺產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彩。昆曲藝術作為中國古老戲曲文化的瑰寶,一代又一代的昆曲人堅守創新,在傳承中展現昆曲藝術的魅力,讓這門古老的藝術在擁抱時代中不斷綻放華彩。

      昆曲,起源于元朝,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它濃縮了歌舞、文學、聲樂等多種文化形式,像一座綻放著中華美學之花的園林,有著賞不盡的“春色如許”。

      從江南小調到風靡全國,昆曲也曾經歷過落寞時刻,但偉大的藝術都有著頑強的生命力,一代又一代的昆曲人堅守創新,在傳承中展現昆曲藝術的魅力,讓這門古老的藝術在擁抱時代中不斷綻放華彩。

      1949年,胡錦芳出生在蘇州的一戶普通人家。和新中國同齡的她,受戲迷母親的影響,11歲時考入江蘇省戲校,開始了她的昆曲生涯。

      胡錦芳 著名昆劇表演藝術家、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昆曲代表性傳承人

      當年,昆曲“傳”字輩演員在世25人。他們帶著傳藝的使命在全國開枝散葉,有的當了老師,有的進入各地戲班。而“傳”字輩之后的四代演員,則分別以“繼、承、弘、揚”為字,寓意深切。

      如今,中華“文化大樹”枝繁葉茂,昆曲的受眾不僅越來越廣,甚至漂洋過海吟唱到了大洋彼岸。而75歲的胡錦芳,依然情系昆曲,她說:“昆曲離得開我,我離不開它。”

      徐思佳 國家一級演員、江蘇省昆劇院第四代青年演員

      徐思佳,師承胡錦芳,是江蘇省昆劇院第四代青年演員。作為一名85后,徐思佳生在紅旗下,長在新中國,趕上了昆曲蓬勃發展的好時代。“如果說,父母是給了我第一次生命的話,昆曲是屬于給了我再次生命的存在。是這樣的一方舞臺,讓我發現自己的光彩。

      古老而又燦爛的文化遺產,將兩代昆曲人緊密相連。她們之間有著怎樣的故事?讓我們穿越回過去,且聽“昆”吟!

      蘭苑,是江蘇省昆劇院的演出劇場,自1977年江蘇省昆劇院成立以來,蘭苑就一直被使用至今。

      江蘇省昆劇院 蘭苑劇場

      2024年的蘭苑劇場,每周六都有固定演出,每場演出都是高朋滿座、滿堂喝彩,有的劇目甚至是一票難求。在胡錦芳的記憶中,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臺上演出的演員比臺下的觀眾還多:“雖然那時候文化發展很難,我們昆曲班甚至有一段時間被改成了京劇班。也有很多人轉行了不唱了,但是我舍不得放棄。

      20世紀,胡錦芳演出資料畫面

      從未經歷過這種境況的徐思佳,帶著對恩師的心疼,忍不住問:“那個年代這么清貧,你們是怎么堅持下來的?”

      “我們這一代人,好像艱苦慣了。沒有演出的時候,我就練嗓子、練技術。只要站上舞臺演出,底下哪怕只有一個觀眾,你也得全身心地、非常負責地、認真地把它演完。”胡錦芳堅定地表示,“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不能把昆曲丟掉,中國幾百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必須活下去。

      總而言之,“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臺上的演員比臺下的觀眾還多

      2001年5月18日,中國昆曲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首批世界《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并且榮登榜首。這既是對昆曲藝術這樣一個人類文化瑰寶的崇高榮譽,也是對面臨窘境的昆曲來說又一次發展機遇。

      2001年5月18日,中國昆曲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首批世界《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并且榮登榜首

      不僅是昆曲,包括京劇、錫劇等傳統戲劇都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可以說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2004年,徐思佳畢業于江蘇省戲劇學校昆曲科,同年進入了江蘇省昆劇院工作。“我們這代人,趕上了昆曲發展的好時代。”

      2006年,昆曲被正式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自貢井鹽深鉆汲制技藝、宣紙制作技藝、苗族古歌等,都位列其中。

      2007年,第一屆江蘇中秋戲曲晚會正式開始,一年一度,持續至今。

      2007年,首屆江蘇中秋戲曲晚會演出現場

      當時正在家中收看首屆中秋戲曲晚會的胡錦芳,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發展得越來越好,心里特別高興。“這個時候江蘇省對劇團演出的支持越來越多,看戲的惠民政策也越來越好。電臺、電視臺的節目也多了起來,戲曲開始廣泛地傳播。”

      隨著科技發展、社媒平臺成立,宣傳手段也逐漸豐富起來。1998年4月,“西祠胡同”創立于南京,是華語地區第一個大型綜合社區網站。

      1998年4月,“西祠胡同”創立于南京,是華語地區第一個大型綜合社區網站

      “我記得‘西祠胡同’是一個網頁論壇,在我們剛畢業那會兒非常流行,昆曲有一個板塊叫幽蘭雅韻。”徐思佳回憶道:“我們最早就是通過這個論壇來傳播昆曲。里邊會有很多粉絲戲迷發帖子,討論喜歡的演員、劇目。通過在這樣一個平臺交流傳播,把我們的名字、劇種傳出去。”

      昆曲折子戲《桃花扇》

      說起觀眾的喜好,那時候的觀眾更加傾向于折子戲。“折子戲更有利于傳播和傳承,一出品質特別高的折子戲,更容易永遠地留在昆曲的舞臺上。”

      而現在的觀眾,不僅愛聽折子戲,也同樣愛看新編現代劇。

      自20世紀以來,江蘇省昆劇院不斷探索和實踐,成功地將傳統昆曲與現代題材相結合,創作出了一系列新編劇,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昆曲的藝術魅力,也賦予了這一古老藝術形式新的生命力。

      現在觀眾不僅愛聽折子戲,也愛看新編現代劇

      “我最興奮的就是咱們不但能唱好傳統折子戲,也能唱好新編歷史劇,還能演好現代戲。”胡錦芳認為,那么多優秀的劇目在舞臺上綻放異彩,是每一代演員賦予了戲曲新的生命。

      看著徐思佳帶領江蘇省昆劇院第五代青年演員排練,胡錦芳的眼中流露出很多情緒,是高興、是欣慰、更是祝福。“看到他們練戲,我就想起你小的時候。”

      江蘇省昆劇院第四代、第五代青年演員排練對比

      “這一代演員生在了一個非常好的時代,他們在冬暖夏涼的教室里練功,還可以借助各方面的資源、媒介來快速地學習和成長。”徐思佳感概道。

      目前,江蘇省一直在推動各種項目,比如:名師帶徒計劃、紫金文化藝術節、戲曲名作高校巡演等。江蘇藝術基金等機構則通過舉辦藝術評論班和人才培養項目,為昆曲藝術的傳承與創新提供人才支持。這些舉措有助于提升昆曲藝術的社會認知度和影響力,同時也為昆曲藝術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江蘇省持續推動各種項目,為昆曲藝術的傳承與創新提供了人才支持

      “其實不光是昆曲,中國有著千百年的文化底蘊,這些文化瑰寶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去了解和珍惜,這也是屬于我們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師徒兩人相視而笑:“現在一代比一代好,多好啊!”

      穿越時空,邂逅昆曲。胡錦芳和徐思佳,兩代昆曲人的堅守、創新、傳承,守護著一個關于昆曲的夢。讓這門古老的藝術扎根于更廣闊的土壤,沐光而行,一路生花。

      網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yellow在线资源|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野| jizz日本黄色| 好男人在线社区|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丝袜诱惑| 国产v在线在线观看羞羞答答| 美女无遮挡拍拍拍免费视频 | 日本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 精品国产天堂综合一区在线| 国产性夜夜春夜夜爽| 91av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好男人社区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另类在线|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一区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国产天堂亚洲精品| 2019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天天看天天爽天天摸天天添|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在线看|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bt天堂精选| 四虎精品视频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图片区小说区校园|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网站| 无限看片在线版免费视频大全| 久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不卡|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一区二区| 美女扒开尿囗给男生桶爽| 国产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高清视频色wwwwww色| 国产精品视频a| aaaa级少妇高潮大片在线观看| 开心色99×xxxx|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日本高清电影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