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以“文明高度”為筆,繪就“強富美高”新畫卷
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為江蘇擘畫了“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宏偉藍圖。十年來,在“強富美高”新江蘇的宏偉畫卷上,泰州市持續以鮮明的“社會文明程度高”標識,展現人民群眾精神生活的豐富多彩。在這里,文化自信與自覺充分展現,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升,人民群眾的文明素養與幸福感顯著提升。
老街巷煥新顏 志愿服務遍地開花
在泰州市海陵區城中街道,有一條承載著700多年歷史滄桑的老街巷——鐘樓巷。近年來,這條老街巷經歷了蛻變,煥發出新的活力,并榮獲全省首個志愿服務街區稱號。
如今,鐘樓巷的環境變得愈發美麗,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以前道路比較擁擠凌亂,鄰里矛盾也很多,生活環境較差。最近這幾年不斷地提升改造以后,鄰里之間的矛盾已經減少很多,文明素質提高了,我們生活在這里特別開心,幸福感滿滿的。”住在鐘樓巷的居民葉志梅說。
為了進一步推動社區文明建設,這里創新設立了“銀杏樹下傳黨音”“鄭美琴消費維權工作室”等七處文明陣地,組建了“街區聯盟”志愿服務團隊,常態化為居民提供矛盾調解、即時閱讀、交友聯誼、創業咨詢等“一站式”貼心服務。
現在,這股文明新風激發了周邊居民的參與熱情,他們紛紛加入志愿者隊伍,讓“有價值、有溫度、有情感”的文明實踐在新時代蔚然成風。“社會在進步、文明在創新,作為一個黨員,把院子提供給社區,搞民事調解,我覺得這是自己應該做的事。”社區黨員洪建文表示。
近年來,依托《泰州市文明行為條例》,泰州市不斷加大執法力度,推動市民公約、村規民約落地生根,全覆蓋建成1736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打造基地(點)2100多個,建成志愿服務街區、片區、景區50多個,構建起“15分鐘文明實踐圈”,人人參與、人人服務、人人受益的格局基本形成。
自治共管顯成效 先進典型不斷涌現
在泰州市姜堰區天目山街道振興社區一個小院里,一群由網格員、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老勞模、居民代表等組成的“自治團”,正在商討六尺小巷的長效管護方案 。“六尺小巷”位于姜堰區振興社區陵園西村,原本這里巷陌縱橫、地名雜亂,住宅多數是老舊平房,巷內亂堆亂停現象普遍,引發鄰里矛盾。
78歲的全國勞動模范、黨員李正紅主動站出來,用“六尺小巷”的典故勸導鄰里,并利用自家小院成立“李姥姥議事院”,快速響應居民訴求,及時調處鄰里糾紛,打造365天不打烊、群眾家門口的“服務站”。“通過我們的調解,鄰里之間都和睦了,都笑嘻嘻的。”李正紅一臉欣慰。
正是有了很多像“李姥姥”這樣的典型引領,泰州的崇德向善之光更加明亮。他們照亮了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提高了群眾文明素養的提高。如今,在居民“自治”下,很多小巷環境都得到了明顯改善,品質和顏值大幅度提升。
文明之花競相綻放 文明氛圍日漸形成
十年來,在泰州這片充滿活力和希望的土地上,文明之花正在競相綻放。從老街巷煥新顏到自治共管,從志愿服務遍地開花到先進典型不斷涌現,泰州正在以獨特的魅力詮釋著“社會文明程度高”的內涵,各地學習好人、崇尚好人、爭當好人的氛圍日漸形成。“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常態化開展,村居、鎮街、市(區)三級美德善行榜定期發布,每兩年組織開展“感動泰州”年度人物的評選表彰,全市實現美德善行榜區域全覆蓋,建成美德善行園、美德善行館、街巷和廣場等80多個,“身邊好人”、道德典型的故事被編成了小品、故事、歌曲,走進千家萬戶。
十年來,泰州深化“做文明有禮泰州人”主題實踐活動,開展文明交通、文明養犬、文明旅游等活動130多場;常態開展“泰州好人”“感動泰州”人物評選;建成美德善行館、公園、街巷等80多個;出臺先進典型禮遇辦法,涌現全國道德模范5人、“中國好人”88人。
記者:宋兆政 徐佑陽
編輯:陳丹丹
審核:戈俊巍
- 80多項專利筑基!姜堰這家老企業定義“中國標準”……2025-06-16
- 非遺盛宴!穿越千年的狂歡→2025-06-16
- 19號!17號!21號!泰州小將來了2025-06-16
- 足球特色學校!泰州+122025-06-16
- 《新華日報》頭版關注海陵!2025-06-16
- 【地評線】紫金e評:在守護與創新中煥發文明之光2025-06-16
網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