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著墨,為美麗鄉村新圖景繪一朵“云”
建設數字鄉村,賦能鄉村振興。
從“夯實數字鄉村發展基礎”,到“加快推進智慧農業發展”;從“壯大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到“繁榮發展鄉村數字文化”……近日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四部門聯合印發的《2025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部署了9個方面26項重點任務,為建設網絡強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數字鄉村作為網絡強國和鄉村全面振興兩大決策部署的戰略交匯,既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行動,也是網絡強國建設的生動實踐,更是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必然選擇和有力抓手。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數字鄉村建設,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為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指明了方向。近年來,數字化浪潮為全面鄉村振興打開了一片新藍海,在農業物聯網、大數據、5G、遙感、空天地一體化等新一代數字技術的支撐下,鄉村振興漸入佳境。如今,我國已實現縣縣通千兆、鄉鄉通5G、村村通寬帶,農村網民超3億,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達63.8%,越來越多的鄉村邁入“數字時代”。春節期間全國4000萬畝現代化大棚里,數字化“新農具”正守護著冬季“菜籃子”的供應,全國近16萬個村級電商服務站點,貨物收發忙碌不停,搭建起農產品進城、消費品下鄉的重要渠道。2024年全國農產品電商網絡零售額超6300億。
以“數”著墨,為美麗鄉村加朵“云”。隨著互聯網在廣袤農村越來越普及,越來越多的美麗鄉村把握住數字化這個“宏大變量”,迎來了自己的發展勢能。在數字鄉村的圖景中,我們看到了智能化的農業生產,農民通過手機就能遠程控制農田的管理,大大提高生產效率;我們看到了通過電商平臺,讓土特產走出鄉村,走向全國全球;我們還看到了智慧旅游的發展,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到農村體驗田園生活。遠程辦理、智慧農業、網上帶貨,手機成為新農具,網絡成為新農資,直播成為新農活,如今的鄉村變得越來越“硬核”。在江蘇昆山,養魚摸鼠標、種地刷手機、開會上云端,5G農機、AI等數字技術成為鄉村的新家當;在江西,電商+消費扶貧,打造產銷對接扶貧新模式;在山東壽光,60萬畝蔬菜大棚成了一座座現代化農業工廠,一臺臺機器人在大棚內自如“行走”;在福建永泰,智能化鴨舍里,喂料機器人向槽內注入飼料,籠中的蛋鴨探出腦袋,“趕鴨子上架”規模化養殖新方式讓人眼前一亮。數字鄉村的新平臺、新業態、新模式,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的澎湃動能。
鄉村要振興,數字來賦能。數字技術為鄉村打開一扇通往現代化的大門。農業建設現代化,讓農業科技感更強;農業生產智慧化,讓農業舒適度更高;農業發展數字化,讓農業產業化更快。鄉村要致富,必須先修路,這條路就是“數字信息高速公路”。新征程上,以《工作要點》為指引,筑牢數字鄉村信息化底座,讓數字紅利惠及廣大農民,讓“數字農民”活躍在“網上村莊”,挑起“金扁擔”,推動“會種地”向“慧種地”轉變,把數字科技融入田間地頭,走進千家萬戶,激活帶動數字進鄉、電商興鄉、土特產出鄉、金融到鄉,人才回鄉。鄉村觸網為現代化農業插上翅膀的同時,也為鄉村治理注入新活力。利用數字技術打造統籌醫療、教育養老、社會保障等于一體的鄉村便民服務平臺,密織鄉村治理“高速網”,將黨務、村務、財務融于一屏,鄉村大事小情“盡在掌中”……
當互聯網的種子撒向更廣闊的土地,信息化成為田園牧歌的生活常態,數字鄉村的美麗前景未來可期,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畫卷更為壯闊。(陳寶泉/文)
- 江蘇興化:溯千年文脈 綻名城新姿2025-05-15
- 江蘇揚州:美國客戶追加千萬訂單 牙刷企業進入“刷新”模式2025-05-15
- 江蘇無錫:“工業上樓”迭代升級,未來產業住進“摩天工廠”2025-05-15
- 南京浦口:創新引擎轟鳴,激發產業發展新動能2025-05-15
- 文博|無錫人均有全省最多的博物館、中國最重的金器在南京…… 這2025-05-15
- 良法善治護航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