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事解碼·何以“蘇超”? | 從“大蘇超”到“小蘇超”,一枚足球點燃整夏
特約評論員/周軍
“我愛江蘇,南哥加油!”7月5日晚,南京奧體中心體育場,2025年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第六輪南京對戰蘇州的比賽正激烈進行中。觀眾席上,一個13歲的小球迷舉著手工繪制、藏漢雙語的橫幅為球員們加油助威。這個藏族男孩叫曼拉杰,他來自2000多公里外的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縣。2年多前,他還是一個跑幾步就喘得厲害、經常感冒發燒的孩子。在南京治療康復后,他酷愛足球,踢到了校隊的主力前鋒,在校園足球比賽中榮獲第一名。千里之外的小球迷趕到“蘇超”現場觀賽,“蘇超”在青少年心目中種下一粒叫“未來”的種子。
圖源新華日報
“蘇超”燃燒整個夏日,一枚足球的感染力,正從綠茵場上延伸到青少年身邊。先看賽場,“學生娃”面孔不在少數,據統計,2025年“蘇超”共有516名球員參賽,其中在籍在讀學生球員達158名,占比31%。從在綠茵場上狂奔的“小孩哥”,到滿懷熱情觀賽的“小球迷”,一個個“青春力量”,走進“蘇超”,融入“蘇超”,愛上足球,足球成為青蔥少年心目中的獨特符號。在賽場外,“蘇超聯賽”成了孩子們的頭號話題。前不久,江蘇“十三太寶”少兒足球超級聯賽也已打響,青少年版“蘇超”火熱進行,熱血少年們勇敢拼搏、揮灑汗水,在綠茵場上大放異彩。屬于孩子們的“小蘇超”,便是足球事業生生不息的龐大根系。近距離觀察,無論“大蘇超”還是“小蘇超”,不論是“太保”還是“太寶”,足球場上他們都有一個統一名片——江蘇隊。
足球不僅是一項競技運動,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體育從娃娃抓起,踢足球從青少年練起,江蘇乘著“蘇超”的東風,加大對青少年足球事業的培育,致力于將這一品牌賽事踢向更遠。這兩年,地方的足球賽事越來越多,屢創出圈效應,踢出了足球新風采。不論是踢向世界的貴州“村超”,還是當前火熱進行的江蘇“蘇超”,一顆足球不僅為人們帶來精神上的愉悅,更為綠茵筑基,吸引帶動更多“未來的苗子”向下扎根、向上拔節。立足豐厚的足球產業土壤,江蘇有條件再推出青少版超大規模的足球聯賽,打造“蘇超”特色新賽道。
路,是一步步走出來的。江蘇進一步把足球發展的更大希望寄托在青少年身上,通過舉辦賽事、體教融合,讓更多娃兒從小愛上足球,參加比賽,為球場上培育更多新生力量,這本身就很有意義。放眼青少版“蘇超”比賽,一次次干凈利落的鏟球、行云流水的配合、奮力沖刺的身影……“蘇超”正帶動更多追夢少年融入其中,并得到家長的支持,學校的助力,攜手打造江蘇足球“夢工場”。向遠處看,種下一粒粒足球的種子,踢好這一球,讓好苗子茁壯成長,江蘇在為自身足球事業發展積蓄后備力量的同時,也更加有了為國家隊注入新生力量的條件。
“加油,中國足球的未來!” “從熱愛開始,才有意義”“最純粹的足球,最美好的記憶”……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的真情流露,表達著人們對足球發展的新期待。在綠茵場上狂奔,在汗水中“拼搏”,當最佳球員、最佳射手、最佳守門員,接下來,看“小將們”的了。(周軍)
- “博物知旅”,釋放連接古今的多元魅力2025-07-07
- 漫評二十四節氣——小暑:小暑蘊新章,熱浪催奮進2025-07-07
- 處處“主場”,人人“傳球”,江蘇掀起全民體育熱2025-07-07
- “蘇超”拉動本地即時消費,賽后“二場經濟”成消費新增量2025-07-07
- 燃情“蘇超” 硬核保障背后的江蘇力量2025-07-07
- 深讀“蘇超”|江蘇13市為何“個個能打”?差距曾經有多大,現今202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