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糧倉”科技范!跟記者去“米面寶寶”們的“科技豪宅”看新鮮
隨著江蘇夏糧收購接近尾聲,豐收的夏糧如何顆粒歸倉?走,跟記者去“米面寶寶”們的“科技豪宅”看新鮮!
7月14日,記者來到南京市屬最大的糧油保供基地——靈山庫。當天,這里迎來了今夏最后一批新麥。它們將入住靈山庫今年新建的一批高標準糧倉,用綠色儲糧技術更好地為小麥“鎖鮮”,避免蟲害“打擾”,小麥將擁有更舒適的“入住條件”。
靈山庫
“氮氣房”讓小麥“保鮮”免蟲害
上午10點,記者來到位于南京六合區雄州街道的靈山庫,38間高大平房倉整齊佇立。在智能扦樣機旁,一輛運糧車正在進行扦樣。炎炎烈日下,各類自動化設備成為提高工作效率的“好幫手”。只見扦樣機分別在車廂四周和中間位置隨機抓取麥粒,再通過管道送進質檢室。南京糧食集團儲備糧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彪介紹,“我們使用的這臺智能扦樣機,改變了以往普通扦樣機需要人工定位扦樣的操作,它通過雷達和圖像識別技術,能自動掃描下方到達運糧車的車身長寬度,并對應迅速‘量身定制’扦樣需要的點位數量和具體精確位置,扦樣8個點位僅需要4分鐘。而人工扦樣需要2個工作人員爬上車用工具取樣,起碼耗費10分鐘。”
小麥入庫環節同樣高效。在一處糧倉前,一輛卡車打開卸糧口,金黃色的小麥緩緩流入下方的輸送機,經皮帶輸送至除雜機進行降塵除雜后入庫。
扦樣、檢驗、除雜、稱重,小麥在一道道科學規范的流程下,通過層層篩選后,成為高標準糧倉的新“住戶”。高標準糧倉長啥樣?“倉房采用高氣密性一次成型倉房拱板屋蓋,屋蓋和墻體、墻體與地面的接縫處均采用專用密封材料處理。通過使用新材料、設計新構造、優化糧倉氣密保溫隔熱設計,全面提高倉房的儲糧效果,為實現糧食倉儲低耗、節能、綠色打下良好的基礎。”王彪介紹,今年靈山庫投入使用的高標準糧倉共有14間,倉容4.94萬噸。
夏季儲糧,最怕害蟲滋生。因此害蟲防治是保障糧食品質的關鍵環節。“針對小麥的特點,糧庫使用氮氣氣調儲糧技術殺滅害蟲。這也是目前較為先進的綠色儲糧技術。”王彪介紹,氮氣氣調儲糧是將氮氣充入糧倉,形成缺氧環境。當氮氣濃度達到98%以上、維持密閉缺氧環境28天,即可實現殺蟲目標,同時還可以抑制霉菌繁衍、降低糧食呼吸及生理代謝強度,最大限度保持糧食的儲藏品質,實現保鮮、保持營養。
運糧車卸糧
聰明的“空調房”讓糧食常儲常新
糧食儲存關鍵在于控溫。因為糧食是有溫度、會呼吸的生命體,只有長期處于適合“休眠”的溫度、濕度環境下,才能抗“衰老”,確保儲糧綠色新鮮。
南京夏季高溫,糧食專屬的“空調房”到底有多涼爽?記者跟隨靈山庫倉儲副經理周曰春進入儲存稻谷的糧庫,進行實地感受。拾級而上,推開倉門,谷物的芳香和涼爽氣息撲面而來。記者站上7米高的糧堆,放眼望去,滿目金黃。此時室外氣溫33℃,人們在太陽底下干一會兒活就會汗流浹背,而糧倉內部卻仿佛一個“大冰箱”,陣陣涼意撲面而來。記者在糧堆旁邊站了10分鐘,涼意讓人胳膊上起了層雞皮疙瘩,記者趕緊從包里翻找備用的薄外套。
“這一整倉的糧食有2800多噸。糧食全部入庫后就住在‘空調房’,常年平均糧溫不超過15℃。低溫讓糧食‘休眠’的同時,糧食的天敵——害蟲也無處遁形。因為害蟲處于低溫會被抑制住活性,進入麻痹狀態。”周曰春介紹,低溫不僅能抑制害蟲、霉菌的生長,還能延緩糧食品質變化,實現常儲常新。同時,倉內還實現了智能靶向通風,空調出風口均勻分布在糧堆四周,根據季節的不同,非冬季吹冷風進行倉內環流降溫、冬天進行自然通風,實現免熏蒸綠色低溫儲糧。
糧情實時監測也十分重要。電子測溫技術就像保管員的眼睛,對糧情的把握主要就是通過溫度來實現的。“糧倉內部分布著近210個測溫點,分層、分點深埋在糧堆中,精準采集實時溫度,并通過物聯網技術自動回傳到‘智慧糧庫’系統。如果出現異常情況,系統就會發出警報,推送異常糧情,保管員可以第一時間進行針對性的處置。”周曰春介紹,相比較以往人工管理,“智慧糧庫”平臺可實現管理15000噸儲糧僅需1個保管員,10萬噸庫點只需約7名保管員,人力成本大大縮減,還可實現遠程跨區域多點位管理。
靈山庫是南京市屬最大的糧油保供基地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徐昇
- 【理響中國中國式現代化請回答】荔枝理論:以徹底自我革命精神推2025-07-15
- 外貿“成績單”亮眼,彰顯中國經濟強大韌性2025-07-15
- 文旅消費“熱”力全開 點燃夏日經濟強大引擎2025-07-15
- 泰州:“上天下海入地”搶跑新賽道 推進未來產業能級提升2025-07-15
- “蘇超”以足球為針,縫制跨省、跨地域、跨國的聯結網絡2025-07-15
- 上半年江蘇800個重大工業項目超額完成投資任務2025-07-15
網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