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州:“青春突圍”讓蘇州非遺變潮品
一只頭戴王冠的“人形大閘蟹”神情得意,踢著足球奔跑向前,旁邊是俯首、追趕的其他球員……這是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社設計制作的“蘇超”聯賽主題作品,也是主創人員緊跟熱點對蘇州球隊的“應援”。在上周舉辦的第七屆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上,這幅創意作品正式亮相。
宋錦美妝銷售火爆、創新蘇幫菜變身“網紅”、老字號掀起“打金熱”,近年來,越來越多非遺技藝從展覽館、工作室等走進現代生活,由歷史記憶變為都市新時尚。蘇州匠人的創新表達推動非遺頻頻“出圈”,擁抱時代的“青春突圍”讓非遺走向更大舞臺。
從博物館“走進”背包
手工藝品跨界出新
桃花塢木版年畫起源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承載了古時豐富的生活民俗和戲文故事。去年底,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社副社長、桃花塢木版年畫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孫一波與手游《閃耀暖暖》合作開發了一款作品,呈現《閃耀暖暖》游戲人物與《紙嫁衣》游戲人物相遇的場景,引發了大量玩家的關注。
“桃花塢木版年畫制作分為畫、刻、印三個步驟,為了準確傳達設計圖中柔軟、浪漫的意境,我進行了不少嘗試和調整。”孫一波介紹,在木質選擇上,為了讓線條更加流暢,他選擇了木質細膩的梨木。傳統的桃花塢木版年畫以濃烈鮮艷的色彩著稱,合作作品在保留傳統特色的基礎上,增加了多元色彩,使畫面既充滿生命力,又能表達出詩意的意境。木版年畫制作時,每個顏色都需要分開印刷,制作時每塊色版都經過了一百次以上的印刷與調整,以保證顏色的純正和畫面的精致。“希望這次合作能成為對傳統技藝的致敬,更能成為適應年輕人審美的現代表達。”孫一波介紹,下一學期,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將與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社深化合作,探索將相關專業方向學子設計作品的商業化落地,讓創新作品走出校園,擁抱市場。
非遺宋錦也正跨界出新?!安┪镳^保護是基礎,而產業賦能才是非遺存續的生命力?!碧K州絲綢博物館前副館長、非遺宋錦代表性傳承人王晨說。本月初,她與蘇州絲綢博物館聯合中國美妝品牌花西子在全國推出3款宋錦新品,將色彩柔和細膩的宋錦覆蓋于美妝之上,把博物館里的非遺“裝進”年輕人的背包里。
這場聯合研發歷時18個月。宋錦獨特的經緯聯合顯花技藝帶來的顯色邏輯不同于現代印刷,王晨需將紋樣設計圖轉化為宋錦織造的“程序語言”——花本,指揮上千條絲線精密排列,運用混色顯花和泥點技法,讓色彩豐富的同時,過渡更自然和諧。
此外,為了讓非遺技藝與美妝產品更好地實現商業化融合,研發團隊想出“金點子”:宋錦織在防曬面料之上,當紫外線指數突破一定數值時,宋錦頂片的顏色就會由藍色轉變為藍紫色,提示消費者及時使用防曬產品。
發稿前,記者點開某購物軟件發現,“好氣色氣墊”這一款產品僅在這一線上銷售平臺的銷售量就已經過萬?!八五\確實美,沖著這份中國風也要買!”商品評論區,一位消費者為美妝產品上的蘇式韻味點贊。
從經典款到國潮風
小小糕團海納百川
流心巧克力餡的“甜蜜戀人”、芋泥餡的梨花酥、海苔腰果口味的“平安果”、西柚蜜桃口味的“熊貓小胖”……半月齋的糕點色彩繽紛、造型別致,且始終保持“一點一味”,其中餡料既有棗泥、玫瑰等傳統蘇式味道,又有年輕人喜愛的潮流口味,100%的餡料經過自主調制。
“我們希望在傳承蘇幫菜精細制作的基礎上海納全國優質食材,在造型和口味上適應年輕人的口味,迎合國潮新時尚?!狈沁z蘇幫菜烹制技藝第四代傳人、半月齋掌門人汪濤介紹,江蘇省鄉土人才大師工作室此前落地門店,由蘇幫菜制作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汪成領銜,匯聚了一批知名烹飪大師和點心師。工作室在5年前啟動新蘇式糕點傳承創新工程,首批產品3年前在門店推出。隨后,門店根據市場反饋不斷完善提升、推陳出新。“新蘇式糕點推出后,門店銷量增長了50%以上,更多年輕消費者線下打卡、線上下單?!蓖魸f。
在眾多精致的新蘇式糕點之中,名為西瓜酥和桃花酥的兩款花酥銷量名列前茅。“山楂口味的產品經過多次迭代,經過了湯圓、月餅、枕頭酥的嘗試,最終西瓜酥受到市場歡迎?!蓖魸榻B,西瓜酥在山楂餡料中加入糖板油和蘇式糕點中常見的干果,中和酸味口感,得到了各地消費者,特別是北方顧客的青睞。而另一款桃花酥,餡料選用廣東優質產區的椰蓉,實現入口即化的細膩口感,是蘇州人、南方顧客喜歡的品種。
口味創新方面,半月齋還將雞頭米、茶葉等時令蘇味,太倉肉松、蟹粉等地方特色融入新蘇式糕點。半月齋的櫥窗里,一款名為“橫行天下”、活靈活現的蟹形糕點引人注目。其餡料以太倉肉松作為基底,加入蟹粉、蟹油、蟹黃,通過原材料、制作技藝和烹飪環境的改進,這款蟹味糕點不光不腥,還能常溫保存半個月以上。
半月齋打造的“蘇式慢生活”體驗場景也于近日亮相。在這里,消費者可以喝喝茶、吃吃點心,半月齋還將推出蘇幫菜、蘇式糕點品評等一系列文化體驗活動?!跋Mㄟ^這樣一個實驗性場所的打造,讓消費者可以細品蘇式糕點,感受悠閑愜意、富有詩意的蘇式生活?!蓖魸f。
從老手藝到新時尚
金銀細工圈粉Z世代
上周末,一場公益研學活動走進姑蘇區的子岡珠寶定制坊,7個小朋友跟著導師了解歷史故事、學習金銀細工非遺知識,還親身體驗了非遺工藝品制作。
剪短一段銀絲,將其彎折至貼合木書簽上提前刻好的“登科”紋樣,再錘擊銀絲,將其完全嵌進木書簽,最后用砂紙對表面進行打磨……這是學生制作銀絲鑲嵌木書簽的工藝流程,這樣的非遺小課堂正在子岡珠寶定制坊常態化舉辦。蘇州金銀絲鑲嵌是一項非遺技藝,主要是指使用金、銀等材料,通過鑲嵌寶石、珍珠或編織等工序制成工藝品。近年來,子岡珠寶成功復原這項瀕臨失傳的蘇工絕技,將該工藝加以改良,并通過非遺小課堂向學生群體推廣。今年以來,這項活動已舉辦21場,吸引數百名學生參與非遺技藝體驗。為了讓非遺技藝融入生活、貼近時代、抓住年輕人的心,品牌還計劃打造以“蘇工非遺”為核心的研學項目和文旅線路。
積極響應當下消費者審美需求,子岡把傳統工藝與“國潮”結合。近年來,品牌推出“麒麟回頭”“吉和余”“萱瑞堂”等原創系列,以古語寓意和瑞獸形象傳達東方吉祥意涵,受到年輕消費者的追捧,還有不少海外青年特地前來“打卡”。今年,子岡珠寶的原創首飾還摘得英國倫敦設計獎、美國繆斯設計獎兩項金獎。
“店內原本少有年輕人,如今占比達到三分之一左右,關注非遺的Z世代越來越多了!”子岡珠寶董事長郭忠華說,有了年輕化的產品、更廣泛的年輕“粉絲”,此時行業內更需要青年“接班人”、規范化的制作技藝和穩定的產品品質。為此,子岡珠寶還開展蘇工金銀細作項目,目前已有70余位學員學成;推動非遺技藝標準化工作,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金銀絲鑲嵌制作技藝》等團體標準編制。
蟬翼輕薄如紗,蟬足纖毫畢現,一只金蟬栩栩如生地伏在溫潤白玉雕琢的葉片之上,這是4月一場金銀細工藝術精品展上展出的代表性作品,這場展覽由恒孚銀樓在上海工商外國語職業學院舉辦。讓非遺產品來到高校師生身邊,恒孚銀樓以此傳播傳統文化之美,推動非遺技藝活態傳承。活動現場,賴杭宇等非遺金銀細工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帶領高校師生賞析歷代金銀器精品,分享金銀細工的傳統技法,讓師生多元、系統地了解非遺。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投身非遺傳承大潮。據悉,該校還與恒孚銀樓探索共建產學研基地,并將傳統工藝融入首飾設計、文化創意等相關專業課程體系,通過現代設計理念賦能非遺傳承,借助新技術、新手段,推動非遺在更多領域“破圈”。
(蘇報記者 李想)
- 為爭舞獅隊名額拼命訓練,老人意外猝死誰擔責?|《現在宣判》2025-08-21
- 企業遷移“半日達” 江蘇鹽城政務改革跑出營商環境“加速度”2025-08-21
- 抗戰·“旗”跡 | “三營面前無困難,困難面前有三營”2025-08-21
- 江蘇南通:外貿高位運行“韌性足” 澎湃動能賦能經濟 “加速跑”2025-08-21
- 江蘇揚州:老房子變好房子,幸福原地“升級”2025-08-21
- 跟著“江南燕”打卡“老城廂”,常州“思政課”實踐創新再升級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