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區白米鎮:致富好項目 振興探新路
日前,姜堰區白米鎮關工委為響應區三會關于開展調查研究的號召,來到白米鎮孫舍村,就發展高端農業,實現富民強村的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孫舍村地處白米鎮最南端,南邊與大倫鎮接壤,周山河橫穿東西,東部干線貫穿南北。全村社會面積297.9公頃,人口2037人,15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2235畝。沒有村辦企業,無外來收入,是白米鎮較貧困的空殼村、經濟薄弱村,集體經濟在全鎮十七個村中相對較差。孫舍村是純農業村,不少青壯年都外出打工,在家留守的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老人們固守“一熟稻子一熟麥”的傳統種植模式,盡管起早貪黑、日夜操勞,但收入并不高。2019年該村成立了富民蘆筍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共流轉土地400多畝。其中127畝是蘆筍大棚,50畝是蔬菜大棚,200多畝是大蔥種植基地,累計投入資金400余萬元,發展以蘆筍、大蔥等主要農產品的高端農業項目。不僅使村集體經濟得到發展,還帶動了群眾致富。
二、實施過程
在實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初,為了體現公平原則,將耕地分級搭配,整田整塊分割為若干小塊分到各個農戶,導致每家每戶承包經營的耕地零散分布,而且每戶之間還必須有田埂田岸分界。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增多,在家的留守農戶接手耕種承包地,使地塊分布更加零散。分散的土地,給農業生產規模種植帶來了諸多不便。
一是難以進行機械作業,耕作效率低;二是增加基礎設施建設的難度;三是產業結構調整相互掣肘;四是種養結合的農業循環經濟模式難以有效運行;五是對外土地流轉涉及農戶多,難以協商一致;六是地塊分割產生了較多不能耕作的界岸,浪費了耕地資源。圍繞以上難題,孫舍村進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村兩委認識到要振興鄉村,必須筑牢產業方向,產業靠的是規模,零碎地塊制約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如果能將零碎地塊進行整合,“打包”承包出去,農業生產的效率可以大大提升。年輕人可以放心地外出務工賺錢,不要再牽掛承包田了,村民們的日子一定能變得更好。
兩委成員在調研中也發現,雖然群眾也認識到了承包地零散的各種弊端,也有將土地“化零為整”的愿望,但缺乏系統性解決方案和具體路徑,缺乏組織者。如農戶間相互進行土地調換,又各懷心思想問題,各打各的小九九。外來業主整體流轉集約經營,又因農戶意見不一難以達成。兩委成員按照分工挨家挨戶上門宣傳,說服村民們將承包地都交給村里,進行統一規劃處理。經過近兩個月的努力,孫舍村流轉了2000多畝土地,分別承包給四個家庭農場和蘆筍專業合作社種植。這樣不僅讓村民們每年都能拿到每畝1100元的流轉費,也為他們在家庭農場帶來了新的工作崗位。目前孫舍村已有90多位農民在家庭農場和合作社打工,真正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增加了農民收入。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2019年,孫舍村在村黨總支書記拜建軍的帶領下,開始謀劃特色農業種植,發展高端農業項目,他們多次到蘆筍種植成功的基地進行考察、學習。統一了大家的思想認識,8名村干部帶頭投資入股,每人4萬元。成立了“富民蘆筍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首先搭建鋼架大棚,種植了蘆筍;2021年上半年,合作社緊扣市場需求,在蘆筍種植成功的基礎上,再與山東種蔥大戶合作種植大蔥。2022年3月,第一期種植的大蔥獲得了大豐收,為合作社帶來了60多萬元的收入,去年合作社總銷售額達139萬元,純收入達30多萬元。目前,合作社一共承包了400多畝土地,全部用于發展高端農業項目。其中,130多畝建了140個大棚,種植蘆筍;200多畝種植大蔥,還有50多畝培育蔥苗。特別難能可貴的是,該村黨總支書記拜建軍把集體的事當成自家的事,帶頭投資、帶頭苦干。每天早上天一亮,他就來到大棚,逐個大棚檢查蘆筍和大蔥的生長情況。他為提高產量、增加效益埋頭苦干,深受干部和群眾的好評,拜建軍也多次被評為十佳村干部和優秀共產黨員,群眾稱之為我們的“好帶頭人”。
為使特色農業種植成功,富民蘆筍種植專業合作社與南農大合作,嫁接高端優質資源,推動蘆筍產業借梯登高,成為南京農業大學產學研究基地,南農大和孫舍村簽訂協議,南農大給予技術支持,還投資20多萬元給村里發展,為孫舍村的振興增添了動力。在南農大農業技術團隊的指導下,產學研基地根據孫舍村的氣候及土壤環境特點,提出了可行的指導意見,打破粗放種植模式,探索“筍雞”、“筍鵝”等綜合種養模式,每畝增加雞鵝收益4000元。同時,探索精深加工,成功研發蘆筍茶,提升蘆筍附加值,預計每畝能增加收入2000元。從而優化了蘆筍的種植方式,提高了蘆筍的品質和產量,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促進了農民增收。
在推進高端農業項目的發展上,孫舍村吸引了不少在外能人回到家鄉,加盟到高端農業項目建設中。他們利用在外打工多年的經歷,了解外地市場需求情況,看到發展高端農業的前景,回鄉創業致富。有自建大棚種植了8畝蘆筍的王愛玲,有種植了30畝大蔥的田福德,有幫助銷售農副產品的周文斌。很多能人的加盟,大大提升高端農業項目的規模和效益。同時孫舍村以發展高端農業項目為目標,帶動群眾共同致富,采取“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實現產銷一條龍服務,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將蘆筍推廣給農戶種植,合作社統一提供技術支持、統一收購、統一銷售,帶動群眾增收,走出了一條多元強村路。通過發展高端農業項目,孫舍村2022年村集體收益達到了70.83萬元,徹底甩掉了貧困村的帽子,終于邁入白米鎮先進村的行列。
在發展高端農業項目的過程中,孫舍村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通過幾年的實踐,他們認為要發展高端農業,帶動群眾致富,壯大集體經濟,必須有一個好的帶頭人;必須有一個好的高端項目;必須有一個好的技術支持;必須有一個好的產品銷路。
三、發展前景
農業生產是脆弱的產業,受天氣影響較大,今年七月份的強降雨,使該村的蘆筍和大蔥被淹,雖然保險公司賠償了7萬元,但合作社還是損失了20多萬元。
通過幾年來的探索和實踐,孫舍村初步嘗到了發展高端農業的甜頭,在大蔥的種植中吸引遼寧省的田老板前來承包30畝大蔥種植,并負責50畝的種植技術,合股分紅,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使本地人也能熟練地掌握大蔥種植技術,走共同致富之路。
為了追求更好的發展,該村又準備新上新項目——羊肚菌大棚種植,該產品為大酒店、食堂的輔助食材,適宜火鍋制作等,具有鮮嫩、味美、營養價值高等特點。鮮菌每斤80元左右,干菌每斤800--1000元。上海、南京等大城市需求量大。但投入大、風險高。第一年投入每畝需2萬多元,成功的話當年就可以收回投資。該村聘請了三水街道曹根鳳老板作為技術支持,第一期種植50畝,如果順利,保守估計到2024年村集體收入不低于100萬元。
培育農業龍頭企業,發展高端農業項目,是鄉村振興的“金鑰匙”。經過幾年來的努力,孫舍村走上了發展快車道,讓越來越多的農民走上了致富路。通過種植蘆筍、大蔥,甚至于發展羊肚菌,讓昔日純種糧的農田變成不斷生金的“聚寶盆”,孫舍村成為帶領農民致富、實現鄉村振興的現實樣板,祝愿孫舍村取得更加驕人的業績!
通訊員:游有邦 彭鐵宏
編輯:閭巍
責編:康希
審核:吳軍
.
- 泰興經濟開發區(濱江鎮):“地毯式”清查,全面開始!2023-09-01
- 醫藥高新區(高港區)鳳凰街道: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助力社區矯正提2023-09-01
- 泰州姜堰淤溪鎮:倡導文明出行 共建平安家園2023-09-01
- 泰州姜堰淤溪鎮:募集善款獻愛心 傳遞善行暖人心“99公益”募捐2023-09-01
- 姜堰區俞垛鎮: 用好巡察利劍 助力鄉村振興2023-09-01
- 姜堰區俞垛鎮開展企業入規入統上門服務202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