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興化這個公益訴訟工作站正式掛牌!
11月14日上午,興化市檢察院在儒學廣場吳甡故居設立首個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公益訴訟工作站,并在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傳統村落等設置公益訴訟保護點,形成歷史文化遺產一站多點的保護格局。
歷史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承載著民族文化基因、城市發展記憶、社會文明進程,不僅生動述說著過去,也深刻影響著當下和未來,是國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江蘇興化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擁有6000余年的文明史和2000多年的建城史。從宋到清的一千年間,興化有262人中舉,93人中進士,文武狀元各1名。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揚州八怪之首鄭板橋等都是興化人。興化擁有文物古跡230余處,其中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10處。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入選各級“非遺”保護名錄124項。其中傳統木船制造技藝、茅山號子、清明節(茅山會船)入選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
保護好豐富多樣的歷史文化資源,延續城市文脈,是興化市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2014年,興化市成立以市長為組長,常務副市長、宣傳部部長、分管副市長為副組長,各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領導小組,下設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領導小組辦公室,并從相關單位抽調人員專職負責名城申報、名城保護和日常管理工作,辦公地點設在文物保護單位吳甡故居內。
興化市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公益訴訟工作站、公益訴訟保護點的成立,標志著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與公益訴訟檢察協作機制正式建立,明確了檢察機關與住建、文體廣旅部門加強協作,緊密聯系,通過隊伍共建、信息共享、業務同訓等方式,全面提升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水平。
下一步,興化市檢察院將充分發揮公益保護職能,通過發揮“益心為公”志愿者作用、部門聯動互動、邀請專業觀察員、定期召開聯席會等措施,全面梳理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問題重點、整改難點和傳承要點,利用座談調研、磋商聽證、專家咨詢等方式,厘清部門職責,加強協作配合,推動形成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合力,助力城市發展與歷史文脈融榮共生。
來源:泰州市檢察院
編輯:曹佳蓉
責編:岑丹
審核:戚翔 聞棟
- 創新檢律協作模式,“明霞窗口·檢律云服務”平臺開啟聯絡新篇章2023-10-07
- 半年內打造2個省級典型案例,她是怎么做到的?2023-08-25
- 當好護“薪”人2023-10-18
- 泰州市檢察院兩案例上榜!2023-09-04
- 全國檢察機關民事檢察人才庫,他入選了!2023-09-07
- 興化檢察藍守護水鄉文化之魂202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