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了解艾滋病:基本事實與誤解
雖然人類不斷在艾滋病預防與治療領域取得突破和進展,但是挑戰依然嚴峻。
什么是艾滋???它有哪些傳播途徑?該如何預防?對于艾滋病有哪些誤解?這些知識請牢記↓↓↓
什么是艾滋?。?/strong>
艾滋病的醫學全稱是"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英文名縮寫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種病死率極高的惡性傳染病。該病毒主要侵犯、破壞CD4+T淋巴細胞,導致被感染者的細胞免疫功能受損,機體抵抗力逐漸下降,最終引起各種嚴重的機會性感染及腫瘤的發生,危及生命。
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性接觸傳播
不安全性行為是導致艾滋病性傳播的主要原因,包括不安全的同性、異性和雙性性接觸。
通過血液及血制品傳播
包括共用針具靜脈注射毒品、輸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制品、不安全規范的介入性醫療操作等。
母嬰傳播
主要發生在妊娠、分娩和哺乳三個階段,病毒通過胎盤、產道和乳汁傳播給胎兒或嬰兒。
如何預防艾滋???
預防艾滋病要做到:
了解艾滋病的危害及常見傳播途徑;
遠離毒品,抵制毒品,避免共用注射器吸毒引起的傳播;
避免可能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為,如果發生了高危行為要進行主動檢測;
HIV感染者的配偶或性伴侶、有不潔性行為者等艾滋病高危人群,要正確使用安全套,采取安全性行為,定期到醫院進行HIV感染篩查等;
不與他人共用剃須刀、牙刷等。
關于艾滋病有哪些誤解?
誤解一:日常接觸會傳播艾滋病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會擔心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感染艾滋病病毒。其實,艾滋病的傳播只有三條途徑,即性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
有證據表明,身體里其他一些常見的體液,比如眼淚、唾液、汗液等不含艾滋病病毒或含量極小,所以HIV不會通過接觸眼淚、汗液或唾液傳染,以下日常生活接觸不會造成艾滋病病毒的傳播:
與HIV陽性患者呼吸同樣的空氣;
在HIV陽性患者之后接觸馬桶或門把手;
與HIV攜帶者擁抱、接吻或握手;
與HIV攜帶者共用餐具;
在健身館共用健身器材。
誤解二:蚊子叮咬會傳播艾滋病
在生活中,很多人會產生“蚊子叮咬傳播艾滋病”的誤解。這種擔心是完全多余的,因為蚊子在叮咬的過程中,只會將其唾液注入人體的皮膚里,而不是將其吸到的血再注入第二個人身上。而且艾滋病傳播是需要達到一定量的病毒,才能使其感染。單純通過蚊子叮咬或吸血這種方式是無法導致健康人患病的。
誤解三:感染HIV后很快就會死亡
人們之所以對艾滋病這么恐懼,很大程度上源于它的高死亡率。然而不同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潛伏期并不同,有些會在短短數月內發病。而有些人卻能攜帶HIV生活數十年,甚至達到預期壽命。準確地說,艾滋病不經治療死亡率是百分之百,但目前抗病毒治療大大降低了艾滋病的死亡率,延長了患者的生命。
誤解四:感染HIV后一定會有癥狀
眾所周知,艾滋病病毒感染急性期會出現如低燒、淋巴結腫大、四肢無力等癥狀,但其實并不是所有人在感染病毒后一定有癥狀產生。感染HIV病毒后,可能會有一個長時間的無癥狀感染期。這個時期可持續約2至10年,這期間沒有任何不適癥狀,而病毒攜帶者雖然已經被感染甚至可傳染他人,但還沒有發病時,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幾年甚至幾十年。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在此過程中即使沒有癥狀但仍然具有傳染性。
誤解五:感染艾滋病病毒后馬上就能查出來
艾滋病病毒感染機體后會存在一個窗口期,在窗口期內常規的HIV抗體檢測無法檢出。一般來說,窗口期大概有1-3個月,因此,一個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以后,不是馬上就能查出來,但是應該盡快到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門診尋求專業指導?,F如今,各個醫院基本都能做艾滋病的初步檢測,疾控中心也有自愿咨詢檢測門診,檢測結果只限于承擔檢測工作的醫院人員知曉,不必擔心個人信息被泄露。
來源:CDC信息站、富順縣疾控中心
編輯:湯晨潔
責編:陳丹丹
審核:戈俊巍
- 視覺|禁毒宣傳最高人氣公益海報展播2025-08-21
- 銘記|一盤餃子背后的家國情2025-08-19
- 銘記|《正義之劍》第一集:審判前夜2025-08-21
- 銘記|你長眠 我常念——抗戰英雄左權將軍和張自忠將軍的外孫懷2025-08-19
- 姜堰區三水街道姜陳社區:“藍約5號”進社區 志愿服務暖人心2025-08-15
- 姜堰區三水街道姜陳社區:光影銘初心 童心傳薪火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