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感染HIV后,多長時間會發(fā)展為艾滋病?
艾滋病,全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種嚴重的慢性傳染病。自1980年代被發(fā)現(xiàn)以來,艾滋病已成為嚴重威脅全球公眾健康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
HIV能破壞人體的免疫細胞,使得感染者易受各種感染和腫瘤的侵襲,因而當其真正病發(fā)后,幾乎沒有完全治愈的手段。因此,了解艾滋病的發(fā)展過程,盡可能在早期采取應對手段,對控制艾滋將有重要影響。
1.急性HIV感染期
HIV感染人體后,通常在2-6周(多數(shù)在2-4周)進入急性感染期。此時病毒在體內快速復制,免疫系統(tǒng)產生強烈反應,引發(fā)一系列非特異性癥狀。可以表現(xiàn)為低熱、皮疹、淋巴結腫大等,但是因為沒有特異性癥狀或體征,常常被忽略。
急性期感染一旦確診,均建議立即開始抗病毒治療。啟動抗病毒治療后,需終身治療。急性期治療方案選擇與常規(guī)治療一樣,但更強調推薦能夠快速降病毒和具有高耐藥屏障的方案,包括含整合酶抑制劑的方案(如含DTG或BIC)和增強蛋白酶抑制劑方案(如含LPV/r)。在治療后4周、12周建議進行病毒載量檢測評估療效。
急性期癥狀組合因人而異,可能同時或相繼出現(xiàn),也可能僅有部分表現(xiàn)。持續(xù)時間通常為1-3周,之后自行緩解,患者進入無癥狀期。
這個階段的傳染性最強,極易造成傳播。
2.無癥狀感染期
當HIV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可經(jīng)過平均8-10年的臨床潛伏期(少數(shù)HIV感染者的無癥狀期較短約1-2年,平均7-8年。),此期間沒有自覺癥狀,患者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但血液中可檢出HIV抗體,有傳染性,是重要傳染源。
由于HIV在體內不斷復制,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受損,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形成慢性感染,表現(xiàn)為CD4淋巴細胞數(shù)量持續(xù)緩慢減少。
3.艾滋病期
艾滋病期是感染HIV后的最終階段,此時免疫系統(tǒng)徹底被“打垮”,CD4細胞數(shù)量明顯下降,小于200cells/ul。身體易引發(fā)各種機會性感染或罹患各種疾病,如肺孢子菌肺炎、卡波西肉瘤等罕見疾病,甚至一些在正常人身上微不足道的感染,在艾滋病患者體內都可能引發(fā)致命后果。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往往在12-18個月內死亡。此期同樣具有傳染性。
溫馨提示
在我國艾滋病治療基本是免費的。2004年國家“四免一關懷”的艾滋病治療政策實施,為患者提供免費的抗病毒治療藥物和定期的檢查(如CD4檢測、病毒載量檢測等),可以說,如今所有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基本能接受到免費抗病毒治療。
因此,倘若真的不幸確診艾滋病,也不要諱疾忌醫(yī),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只要堅持規(guī)范治療,大量研究早已證明,當患者的CD4值長期維持在正常值水平,可以活得像正常人一樣久。
來源:健康金溪
編輯:湯晨潔
責編:陳丹丹
審核:戈俊巍
- 視覺|2025年國家網(wǎng)絡安全宣傳周海報展播2025-09-15
- “網(wǎng)絡安全一分鐘科普短視頻”第三期——網(wǎng)安超能力,虛假無所遁2025-09-15
- 銘記|我爺爺翻譯了《共產黨宣言》2025-09-15
- “網(wǎng)絡安全一分鐘科普短視頻”第二期——啟用強密碼 安全你我他2025-09-13
- 姜堰:“茉莉花開”香滿婁莊 文藝清風沁潤民心2025-09-12
- “網(wǎng)絡安全一分鐘科普短視頻”第一期——WiFi陷阱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