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法善治護航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4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經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將于5月20日起施行。這一重要法律的出臺,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標志性事件,在我國民營經濟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的高度重視,為民營企業的穩健發展與合法權益的有力保護提供了堅實的法律支撐。
民營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發展民營經濟,采取一系列重大舉措,民營經濟在推動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的作用持續提升,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推動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力量。截至2025年1月底,我國民營企業5670.7萬戶,是2012年民營企業數量的5.2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民營企業從2012年的2.8萬家增長至2024年的42萬多家,占比由62.4%提升至92%以上。民營經濟促進法將改革開放后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發展民營經濟的方針政策和實踐中的有效做法轉化為法律制度,鞏固改革成果,回應各方關切,提振發展信心,這對于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營造有利于包括民營經濟在內的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法治環境和社會氛圍,將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民營經濟促進法》共9章78條,圍繞公平競爭、投資融資促進、科技創新、規范經營、服務保障、權益保護等方面建立完善相關制度機制,將黨中央對民營經濟平等對待、平等保護的要求落下來,持續優化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此外,《民營經濟促進法》第一次將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寫入法律,第一次明確民營經濟的法律地位,第一次在法律中規定“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是國家長期堅持的重大方針政策”。將“政策紅利”變成“制度保障”的《民營經濟促進法》必將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的內生動力和創造活力,增強廣大民營經濟組織經營者敢投敢闖的底氣。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力和權威性,都要靠實踐體現和彰顯。各地、各部門要扎實做好《民營經濟促進法》貫徹實施工作,完整、準確、全面做好這部法律的宣傳解讀工作,落實好法律相關要求,推動各項配套規定盡早出臺實施,協調各種支持保障措施落實落細,不斷完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制度體系,進一步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比如,國家發展改革委要破除市場準入壁壘,積極推動民營企業公平參與招標投標,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兩重”建設和“兩新”工作,在項目推介對接、前期工作和報建審批等方面為民營企業提供規范、高效、便利的服務;司法部要推動建立健全行政執法違法行為投訴舉報處理機制,扎實開展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加快研究制定行政執法監督條例,建立完善涉企行政執法監督長效機制;金融監管總局要對民營企業中占絕大多數的小微企業,制定一系列差異化的金融監管政策,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等。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法治是信心的保障。凝聚更強社會共識的《民營經濟促進法》,必將讓民營經濟在推動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也期待廣大民營企業能夠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更多力量。(褚娜)
- 江蘇興化:溯千年文脈 綻名城新姿2025-05-15
- 江蘇揚州:美國客戶追加千萬訂單 牙刷企業進入“刷新”模式2025-05-15
- 江蘇無錫:“工業上樓”迭代升級,未來產業住進“摩天工廠”2025-05-15
- 南京浦口:創新引擎轟鳴,激發產業發展新動能2025-05-15
- 文博|無錫人均有全省最多的博物館、中國最重的金器在南京…… 這2025-05-15
- 以“數”著墨,為美麗鄉村新圖景繪一朵“云”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