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沭陽:從“宅在家”到“樂開花”,“三方融合”破解暑托難題
“這個暑假多虧社區的‘家門口’暑托班,既讓孩子學到了知識,也讓我們可以安心工作。”近日,在2025年“童心筑夢致成長”——關愛沭陽未成年人公益活動展演中,看到孩子在暑托班的成長與進步,坐在臺下的家長王女士欣喜不已。
今年暑假期間,為豐富未成年人假期生活,有效破解家長“看護焦慮”,在宿遷市沭陽縣委社會工作部的指導下,沭城街道府苑社區聯合沭陽縣睿哲未成年人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共同實施黨建引領“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試點項目——府苑暑托班。該項目充分利用黨群服務中心陣地資源,整合專業社工與志愿服務等社會力量,開設公益性愛心暑托班,以耐心、細致、專業的精準服務守護未成年人,助力他們度過安全、充實又有意義的假期。
“暑托班的課程內容和質量,是孩子們有收獲、有成長、有進步的保證。”沭陽縣睿哲未成年人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負責人盧曉玲說。因此,為讓暑托班“托”得豐富,“托”得精彩,課程設計尤其重視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和情感教育,涵蓋了傳統文化、藝術創作等多個領域,開展的每項活動都直指未成年人發展核心需求——在快樂中塑造品格,在探索中激發潛能。
在府苑暑托班課堂上,不同課程的特色場景接連上演。書法課上,志愿者老師先示范“端正坐姿、正確握筆”的要領,再逐一對孩子進行指導。“身體要坐直,心要靜”“手腕要穩,像小樹扎根一樣”“橫要平,豎要直,慢慢來不用急”……在老師的耐心講解下,三十個小小的身影挺直腰背,稚嫩的手緊握毛筆,原本歪歪扭扭的筆畫逐漸變得工整。
同樣,在趣味心理課上,社工老師通過“情緒小火車”互動游戲,引導孩子識別“開心、生氣、難過”等情緒,教他們用“畫畫”“傾訴”的方式釋放壓力;國學經典《大學》的課堂上,志愿者老師用“小故事講大道理”的方式,將“修身齊家”的種子播撒進孩子心中。此外,趣味英語的情景對話、趣味數學的闖關游戲,也讓孩子們在輕松氛圍中拓寬了視野。
“今年在暑托班,我學會了寫毛筆字和做手工,還交到了新朋友!”在結營儀式上,學員吳瑾瑜開心地展示著作品,并滿懷期待地表示“明年還想來”。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沭城街道府苑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謝銘說:“過去一到暑假,雙職工家長就發愁。現在黨組織牽頭整合資源,真正把服務做到了群眾心坎上。”在府苑暑托班項目試點過程中,黨組織精準“撮合”、社工提供專業支持、志愿者進行人力補充,社區沉睡的資源被充分激活,最終轉化為孩子們的笑臉與成長。
數據顯示,在對府苑暑托班的評價中,家長滿意度達100%,孩子們也紛紛表示“明年還想來”。這件由政府托底、社會助力的民生實事,也猶如一面鏡子映照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的生動實踐:從“看護難”到“快樂學”,沭陽將社區黨組織、專業社工、志愿者深度融合,共同織就了一張兒童健康成長的保護網,形成了“多方聯動、優勢互補”的新格局,也為基層未成年人關愛服務提供了新思路。(葉春艷)
- 守護生態文明底色,端穩生態旅游“金飯碗”2025-08-19
- 我蘇漫評丨一襲白衣為盾甲,以敬為懷暖醫心2025-08-19
- 經濟解碼何以“蘇超”? | 1800余場活動燃爆江蘇,“蘇超”踢出2025-08-19
- “兩山”理念江蘇實踐|破“化工圍江”,立“生態濱江”——長江2025-08-19
- 【江蘇省最美醫務工作者】柯曉燕:把心理守護扎進基層 為孩子撐2025-08-19
- 唱響新時代“青春之歌”|從-48℃極寒到超60℃高溫,新時代火炸202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