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荔枝網評:并肩“破浪”前行,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脈動”更加強勁
特約評論員/王玉星
滬蘇浙皖三省一市GDP總量突破16萬億元,占全國GDP比重持續提升;科技創新攻關計劃已實施三批共72項聯合攻關項目,工業機器人出口數量約占全國一半;進出口總值達8.16萬億元,同比增長5.4%,占同期全國進出口總值的37.4%……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之年,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緊緊圍繞“四個統籌”和“五項任務”,鞏固提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強勁活躍的增長極功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放眼當下,滬蘇浙皖三省一市并肩“破浪”、共挑大梁,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邁向更高層次,更好發揮先行探路、引領示范、輻射帶動作用。
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是新時代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完善我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打造我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的重大舉措。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提出并實施以來,規劃政策體系形成并不斷完善,強勁活躍的增長極功能不斷鞏固提升,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建立,區域協調發展取得重大突破,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生態環境共保聯治扎實推進,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持續位居全國前列。今天的長三角地區,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穩定器”“主引擎”作用不斷凸顯,成為中國號巨輪行穩致遠的“壓艙石”。
長三角地區,承東啟西,連南接北,區位優勢,得天獨厚。以全國約4%的國土面積,聚集了全國近六分之一的人口,創造了全國近四分之一的經濟總量,是中國經濟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20分鐘,你可以選擇低空飛行航線,從江蘇昆山直達上海楊浦;4小時車程,你可以在長三角解決一輛新能源汽車所需的零部件供應……流動長三角、活躍增長極,251萬人次,這是今年上半年長三角鐵路日均發送旅客的數量。看滬蘇浙皖三省一市,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切實肩負起了“增長極、動力源、試驗田”的責任擔當。
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一篇“大文章”,基礎在“一體化”,關鍵在“高質量”。從全國兩會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到赴上海考察調研,習近平總書記對長三角這片熱土始終寄予厚望,指出“經濟大省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應有更大的擔當,要搶抓機遇,以服務國家戰略為牽引,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和高端產業引領功能”。今年,長三角先進制造業集群聯盟掛牌成立,進一步發揮滬蘇浙皖三省一市產業基礎優勢,助推長三角大飛機、集成電路、新材料、高端裝備等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協同發展,26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形成了以上海全球資源配置中心為龍頭、蘇浙先進制造業集群為支撐、安徽戰略性新興產業為腹地的分工體系。
“攜手同心促發展,一體推進創未來。”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產業競爭力、發展能級,率先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不是一日之功,既要有歷史耐心,又要有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既謀劃長遠,又干在當下。新時代新征程,并肩“破浪”前行,一任接著一任干,勇于擔當、主動作為,必將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脈動”更加強勁,在中國式現代化中更好發揮引領示范作用!(王玉星)
- 年中經濟觀察 | 資本市場“南京板塊”持續擴容 推動區域經濟高質2025-08-26
- 江蘇TOP級未來產業觀察①|江蘇細胞和基因技術產業緣何成果頻頻2025-08-26
- 江蘇徐州:海關助力“徐州制造” 加速 “牽手” 中亞2025-08-26
- 江蘇揚州:“節流”援淮北 “開源”保本地,打出抗旱攻堅戰“組2025-08-26
- 江蘇淮安:“樞紐強關”提能級 “舒筋活血”助發展2025-08-26
- 江蘇鎮江:“選育扶用”組合拳 培育現代“新農人”202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