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鎮江:“選育扶用”組合拳 培育現代“新農人”
近日,在江蘇省鎮江市高層次人才“愛國·奮斗·奉獻”主題活動現場,鎮江市第二批卓越“新農人”、鎮江市第三批優秀“新農人”受頒證書。聚光燈下的“閃光證書”,是城市對“新農人”的肯定,更是對人才的執著追求。
近年來,江蘇鎮江錨定鄉村人才培養機制改革,構建“選、育、扶、用”全鏈條培養模式,涌現出一大批有情懷、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時代“新農人”,加快形成了以人才振興賦能鄉村全面振興的鎮江模式。
注重“選”的精度 優化“頭雁”培育機制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對“新農人”的培育,鎮江從“選擇”的源頭,就始終堅持“精準”發力。
近年來,鎮江市委組織部、市農業農村局等6部門聯合印發《鎮江市選拔培養優秀“新農人”計劃》,連續兩年制定《鎮江市培育壯大新時代“新農人”隊伍專項行動方案》,已在全市范圍選拔13名卓越“新農人” ,48名優秀“新農人”,40名優秀“新農人”培養對象。更在鎮江市高層次人才“愛國·奮斗·奉獻”主題活動中為他們頒發證書。
“能夠入選‘卓越新農人’,讓我倍感榮幸。這是黨和政府對我們‘新農人’的一種認可,更激勵我在做好農業產業發展的同時,更多地發揮聯農帶農作用,為家鄉的農業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出力。”丹陽市陵口鎮青禾家庭農場負責人湯磊如是說。
值得一提的是,鎮江還積極優化培育機制,把入選的優秀“新農人”納入市人才“鎮興”行動人才分類目錄,享受8項惠才政策。同時,支持優秀“新農人”建設科技創新、試驗示范、技術推廣等示范基地,支持申報市級鄉村振興產業帶頭人“頭雁”培育項目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項目。此外,鎮江市還積極推動優秀“新農人”進入村“兩委”乃至擔任村黨組織書記,注重在優秀“新農人”隊伍中新發展黨員,不斷加大“新農人”先進典型培養和宣傳力度。
拓展“育”的廣度 優化人才培養機制
培育人才,既要有深度,還得有廣度。
“我們建立了‘新農人’隊伍人才庫,對照《江蘇省‘新農人’培育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中的5類‘新農人’(‘新農干’‘新農創’‘新農商’‘新農匠’‘新農服’),梳理細化‘新農人’入庫標準。通過對全市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起底摸排,全市累計儲備入庫‘新農人’1206人。”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鎮江市將定向培養鄉村基層“新農人”100人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鎮江市農業農村部門還與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共建“亞夫新農人學院”,組建“新農創”“新農匠”班級,成立了草莓、稻麥、茶葉、水產等12個亞夫團隊,邀請省內外農業專家、優秀“新農人”等45人組成校外導師庫,定期開展創業沙龍、創業分享會等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鎮江市高層次人才“愛國·奮斗·奉獻”主題活動現場,還為丹徒區新農人發展促進會揭牌,而這也是鎮江市積極推動涉農板塊“新農人”發展聯盟全覆蓋的一個縮影。
“我們在涉農板塊‘新農人’發展聯盟全覆蓋基礎上,成立鎮江市新農人發展促進會,制定《鎮江市‘新農人’發展促進會2025年度工作計劃》,探索建立理事會市(區)輪值工作制度,每季度聚焦政策支持、科技服務、金融助力、產業發展等主題,開展產業輔導、技能培訓等‘新農人’交流活動。”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建設“新農人”田間課堂,全市共建有各層級實訓基地119家,今年將依托區域性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建設,打造“新農人”實踐所8個左右。
提升“扶”的溫度 優化服務扶持機制
推動“新農人”發展,需要扶上馬,更需要送一程。
近年來,鎮江市農業農村部門深化與江蘇大學、江蘇科技大學、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等涉農高校合作,搭建科技鎮長團、亞夫科技服務團、科技服務超市、星創天地等載體,根據農時和農事需求深入田間地頭,為“新農人”提供技術咨詢、信息查詢、現場指導等各類服務,開展服務3000余次。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近年來,鎮江市建立全市“新農人”優質農產品名錄,搭建“新農人”產品線上宣傳展示平臺,舉辦農村創業大賽等精品賽事,支持“新農人”通過直播直銷、電子商務等形式擴展銷售渠道。通過推動“新農人”人才庫與“蘇農貸”名錄銜接,引導金融機構為“新農人”提供低門檻、低成本信貸支持,對有需求且符合條件的,優先幫助爭取省農擔公司最高300萬元融資信貸擔保,截至5月底,在擔余額達12.4億元,為“新農人”干事創業提供堅實的支撐保障。
社會認可度,對“新農人”發展有著積極作用。近年來,鎮江市在工程系列職稱中增設鄉土人才專業,設初、中、副高、正高四個層級,支持“新農人”申報獲評鄉土人才職稱,對確有特殊專長、示范帶動能力強、業績貢獻突出的優秀“新農人”,優先推薦參評副高級、正高級職稱。在此次評選的13名“卓越新農人”中,擁有高級職稱以上的就有5人。
增強“用”的力度 優化引領帶動機制
優秀“新農人”,是產業發展的排頭兵。
近年來,“卓越新農人”魏巧利用天空地一體化數字系統精準巡田種地;“優秀新農人”徐濤學習借鑒丁莊模式,建立“五統一”管理模式,構建“黨支部+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農戶”發展模式,瞄準綠色化、特色化,緊盯“一村一品”發展路線,打造桑葚的品牌效應;“卓越新農人”張奎峰學習趙亞夫生態種植理念,帶領合作社及周邊葡萄種植戶轉變種植方式,堅持以高標準打造葡萄示范園,走綠色生態發展之路……
“我們積極發揮‘新農人’在科技興農、綠色發展上的‘領頭羊’作用,用好新入選的水肥藥一體化智能裝備等部省級重點實驗室、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等平臺載體牽引,將智能農機裝備產業鏈列為全市重點培育的八條產業鏈之一,推動“新農人”在新品種、新裝備、新技術研發推廣應用上做好引領示范。”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優秀“新農人”,更應成為聯農帶農的急先鋒。
“卓越新農人”姜雅成立的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評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先后帶動周邊3000多戶農民開展食用菌種植;“卓越新農人”華夢麗培育優質草莓“芯”,將技術帶到內蒙古等16個省、自治區,免費扶持農戶700余戶,輻射面積達4.2萬畝;“優秀新農人”張志豪、馬旭嬋夫妻扎根傳統制茶技藝的傳承與創新,帶動700余戶茶農畝均增收超3000元……
越來越多的“新農人”,在聯農帶農、共同富裕上發揮著“示范戶”作用,更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活水。(全媒體記者 周迎 通訊員 夏尉容)
- 年中經濟觀察 | 資本市場“南京板塊”持續擴容 推動區域經濟高質2025-08-26
- 江蘇TOP級未來產業觀察①|江蘇細胞和基因技術產業緣何成果頻頻2025-08-26
- 江蘇徐州:海關助力“徐州制造” 加速 “牽手” 中亞2025-08-26
- 江蘇揚州:“節流”援淮北 “開源”保本地,打出抗旱攻堅戰“組2025-08-26
- 江蘇淮安:“樞紐強關”提能級 “舒筋活血”助發展2025-08-26
- 跟著“蘇超”去讀城|94年前,連云港何以替代揚州成兩淮“鹽政中2025-08-26
網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