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陣雨轉多云 18℃~11℃

      跟著“蘇超”去讀城|94年前,連云港何以替代揚州成兩淮“鹽政中心”

      來源: 編輯:錢宇璇 2025-08-26 08:21:06 查看數:0

      “蘇超”第十輪連云港對陣揚州的比賽本周即將打響。連云港與揚州兩城因“鹽”結緣,在長達近千年的“鹽緣”中,連云港一直是兩淮鹽的重要產地,揚州一直是兩淮鹽的運銷中心,揚州更是作為兩淮鹽務國家行政管理機構所在地時間長達655年。鮮為人知的是,1931年,國民政府將兩淮鹽運使公署從揚州北遷至了連云港板浦鎮,標志著連云港替代揚州成了兩淮“鹽政中心”。當年為何會出現這戲劇性的一幕?

      揚州鹽政功能式微

      作為國家專門設立的兩淮鹽區最高鹽務管理機構,元朝始設兩淮鹽運使司,負責食鹽的產、運、銷。明代沿用元制,設兩淮都轉鹽運使司負責兩淮鹽務。明初洪武元年(1368年),設兩淮都轉鹽運使司駐地于泰州(時屬揚州府),洪武三年(1370年)遷至揚州,其職能涵蓋鹽政決策、鹽場管理、鹽稅征收等核心職能。

      清代沿襲明制,兩淮鹽運使司衙署一直位于今天揚州廣陵古城內的國慶北路南首西側,直到民國時期搬遷。清代,兩淮都轉鹽運使司下轄通州、泰州、淮安3個分司及各鹽場課司、鹽倉等機構。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淮安分司署移駐海州(今連云港市)板浦,隨后淮安分司更名“海州分司”。

      從明代至清末,兩淮鹽運使司一直統籌淮南、淮北兩大鹽區的產、運、銷、稅全鏈條管理,是全國最重要的鹽務行政中心之一。而兩淮鹽業在道咸年間經歷了“票鹽制”改革,以及一系列近代戰爭。尤其在太平天國運動后,兩淮鹽業的整體格局發生了比較大的改變。

      因為鹽務改革和戰爭的破壞,1850年以后,過去在“綱鹽制”下,與鹽務管理機構勾結靠壟斷經營的揚州大鹽商幾近沒落。隨著兩江總督曾國藩在兩淮地區重新推出鹽引招商的方案,新一批鹽商重新在揚州崛起。這批新揚州鹽商之前大多有產業基礎和財富積累,成為鹽商后,致富之道也不僅靠鹽業,投資領域多元,所以他們對兩淮鹽運使司這樣的管理機構依賴程度已遠不如過去。

      1870年,時任兩淮都轉鹽運使的方浚頤向朝廷建議,將兩淮鹽務的轉運中心移到儀征十二圩,曾國藩予以認可。1873年,十二圩淮鹽總棧建成,成為新的淮鹽轉運樞紐。至此,淮北鹽運改走海運,從上海入江至十二圩再分銷往湘贛皖鄂四省。揚州在兩淮鹽運分銷樞紐方面的功能,逐漸被十二圩所取代。

      淮北鹽區強勢崛起

      時間到清末民初時,淮鹽的產量、事務、交通等產業格局進一步有了新變化。長期以來,兩淮鹽區都以淮南的鹽場數量和產量占據絕對主導地位,但從清咸同年間開始,今天南通、鹽城一帶的淮南鹽場因長江入海口泥沙淤積、灘涂鹽堿化,鹽產量大幅下降,且制鹽成本日益高企、質量越來越差。

      對比之下,以連云港板浦為核心的淮北鹽場的后發優勢開始凸顯。依托廣袤灘涂和便利海運,淮北鹽產量持續提升,采用灘曬法新工藝后,淮北鹽制鹽成本大幅下降、產量迅速提升,質量受到市場青睞,在鹽場數量和產量兩方面都逐漸超越淮南,成為兩淮鹽的主要供應地。

      民國元年 (1912年),改設清兩淮鹽運使司為兩淮鹽運使公署。此時,淮北鹽產量已大幅超越淮南,到1924年左右,淮北鹽產量占兩淮鹽總產量的70%以上,全國鹽產量的五分之一。一升一降之下,兩淮鹽務管理的重心自然而然開始向淮北傾斜。淮鹽主產區的鹽場監管、產量統計、稅收征管、運銷調度等核心事務漸漸集中于淮北,而兩淮鹽運使公署遠在揚州,處理鹽務非常不便。

      1931年2月,為便于鹽務管理,兩淮鹽運使公署正式從揚州搬遷到了連云港板浦。板浦從而正式成為淮北鹽務管理中心,下設81處鹽場,產鹽行銷蘇、豫、皖41個州縣,成為鹽場監管、產量調度、稅收征管的“源頭中樞”。

      1931年3月,國民政府立法院又通過了新鹽法,“取消專商引岸,改為就場征稅,任人民自由買賣”。淮鹽可從鹽場直接運往銷售地,這使得板浦又成為北方鹽運的“出海與內運樞紐”,依托鹽河、海州港,連云港形成了“海運至山東、河北,河運至淮安、揚州”的淮北鹽運輸網絡,成為輻射北方的淮鹽運銷樞紐。一時間,連云港板浦一帶資本聚集、客商云集,瞬成繁榮之地。

      資料顯示,當時板浦鹽場的鹽多通過大浦港進行外銷,1926年起,自新、生益、福泰等制鹽企業于大浦建成9座碼頭。同年淮鹽外銷達到219600噸,超過此前五年(1921年—1925年)銷售總量15萬噸的68.18%。1933年,猴嘴鹽坨建成,占地600余畝,能儲存鹽150萬擔,1935年,該地鋪設了全長2423米的雙股鐵路運鹽專用線,與隴海鐵路相連,進一步提升了板浦的鹽運能力。民國三年(1914 年)淮北上交銀稅437.3萬元,到民國23年(1934年)激增至 2191.9萬元。

      兩淮鹽運使公署遷至板浦后,當時的兩淮鹽運使繆秋杰對板浦進行了一系列的建設,興建板浦秋園、填平南北河成新民路等,改善了城鎮的整體面貌。鹽務的繁榮也讓各種圍繞鹽業服務的行業紛紛興起,連云港至今流傳的“穿海州、吃板浦”,說的就是板浦當時鹽商聚集,各種精致菜肴、名廚匯聚于此。

      淮北鹽業經戰爭及恢復

      淮北鹽區迅速崛起的六十年中,揚州則是另一番景象。1930年后,設在儀征十二圩的兩淮鹽務總棧被撤銷,因為根據新鹽法,淮鹽可從鹽場直接運往銷售地,不需要再經十二圩或者揚州這樣的中轉集散點,集中查驗、課稅后再行分銷。

      兩淮鹽運使公署搬遷到板浦后,揚州改設成為淮南鹽運副使署,功能是協同板浦的公署管理淮南鹽區的鹽務事宜。作為鹽務管理機構的上下級,揚州和連云港戲劇性地形成了角色互換。

      揚州幾百年來鹽商聚集的盛況也一去不復返。清末民初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這段時間,太平天國運動后崛起的這批新揚州鹽商家族考慮到鹽業經營困窘和戰爭威脅,紛紛攜資遷離揚州,前往上海等地從事地產、金融、紡織等新興行業尋找新商機。揚州城數百年因鹽而盛的輝煌,就此落幕。

      因為全面抗戰的爆發,連云港作為兩淮鹽政新中心的時間并未持續很久。1934年,位于連云港板浦的兩淮鹽運使公署改稱為兩淮鹽務管理局。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連云港登陸后,兩淮鹽務管理局從板浦內遷至漢口。而板浦遭受日軍的嚴重破壞,欣欣向榮的“淮北鹽都”,在戰火摧殘下成了一片廢墟。

      1945年日本投降后,淮北鹽場解放。中共蘇皖邊區政府成立后,在財政廳之下設立兩淮鹽務管理總局,負責管理原鹽生產、運銷、稅收事宜,起初工作重點放在對鹽民發放救濟糧,以工代賑,撥款修理圩堤,整治鹽灘,購置工具等。由于措施得當,從1946年底至1949年上半年,淮北鹽場總計產鹽500萬擔,為華中地區人民政府提供了財政收入。

      新中國成立后,淮北鹽區于青口、臺北、臺南等8大鹽場推廣新制鹽技術,實現了海鹽生產工藝的歷史性突破。至今,淮北鹽區仍是淮鹽的重要產區,而“淮鹽”也作為江蘇特產,行銷全國。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張晨

      網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亚洲国产精品福利| 正在播放91大神调教偷偷| 国产综合第一页|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黄| 最新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真实对白精彩久久| 久久精品视频5|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国产疯狂露脸对白| 么公的又大又深又硬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日产乱码一卡二卡三免费| 厨房掀起馊子裙子挺进去视频| 538prom在线| 搞av.com|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激情五月激情综合网|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免费版在线|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电影网| 久久久精品午夜免费不卡| 爱情鸟免费论坛二|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 年轻的嫂子在线线观免费观看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 国产色丁香久久综合| 天天爽夜夜爽夜夜爽|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欧美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大尺度尺度视频| www.seyu.av| 日本伊人色综合网| 亚洲五月六月丁香激情| 狠狠色综合久久婷婷| 国产精品第九页| 一级毛片免费不卡直观看| 热99re久久免费视精品频软件|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 xarthunter| 日本SM极度另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