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反法西斯紀念館青年講述計劃|為什么“一個人的力量”可以無窮大?
青年者,國家之魂。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80年來,一座座紀念館為歷史存證,讓血與火鑄就的記憶永不褪色。即日起,現代快報推出的“80載不能忘卻——中外反法西斯紀念館青年講述計劃”系列短視頻上線。中外廣大青年網友走進紀念館,通過一次次講述,讓厚重的歷史煥發新的光彩。
00后、江蘇省淮州中學畢業生張詩瑤是淮安人,從2017年張純如紀念館開館至今,她經常來參觀學習,開展暑期實踐。“在這里,自己仿佛能觸摸到張純如一樣,每一次都有新的感受和體會。”
張純如祖籍淮安,1997年,她用一本《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將人類的至暗時刻呈現在西方讀者面前,用生命揭露日軍暴行。她說:“請相信‘一個人的力量’,一個人可以給世界帶來巨大的改變。”
張純如出生在大洋彼岸,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參觀了以南京大屠殺為主題的圖片展,深受沖擊。1995年,張純如帶著疑問,只身一人來到南京尋找真相。1997年,《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一經面世,就在西方引起轟動,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然而,這本書也惹惱了日本右翼勢力。張純如化身勇敢無畏的斗士,在奔走、講述中傳播真相。至今,這本書已經被翻譯成17種語言版本。
“一個人的力量”有多大,張純如用一生給出了答案。在張純如紀念館的尾廳,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在留言簿上留言:“感謝您為真相奉獻的一生”“您是無畏的斗士,我們將銘記歷史,不忘初心”“觀前人先輩之熱血,灑今日青年之青春”……
張詩瑤說:“作為00后,我也想成為像張純如一樣勇敢的人,把她的故事一直講下去,銘記歷史,勇于擔當,為守護和平安寧貢獻一份力量。”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張海峰 盧河燕 李子璇/文 鮑紫媛/編導 穆子健 呂正昕/攝 倪鈺/后期
(圖片來源:張純如紀念館)
- 1-7月江蘇消費市場延續增長態勢2025-08-26
- “兩山”理念·江蘇實踐|蘇州以水為脈書寫新時代“姑蘇繁華圖”2025-08-26
- 【“蘇超”引力波】一場球賽激活一座城2025-08-26
- 【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鹽城濱海:智慧監督減負擔 高2025-08-26
- 唱響新時代“青春之歌”|勇闖馬里亞納海溝之后,“奮斗者”號的2025-08-26
- 抗戰·“旗”跡|轉戰萬里,戰旗挺立青藏高原202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