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閱兵:映照歷史光輝,照亮和平未來
2025年9月3日,天安門廣場被歷史的光輝籠罩。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大會在這里舉行,期待已久的閱兵式在這里開始。此次閱兵,是黨中央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的首次閱兵,也是人民軍隊奮進建軍百年的亮相。這不僅是一場軍事力量的展示,更回響著深厚歷史意義與時代價值。
一條閱兵路,半部建軍史。當激昂的軍樂奏響,仿佛能聽見歷史的回響。1949年開國大典,受閱裝備多是“萬國牌”,甚至需要幾匹馬牽引火炮;如今,國產主戰裝備的“眼”更亮,“臂”更長,“拳”更重,“劍”更亮,每一件都刻著“中國創造”的印記。陸上作戰群、海上作戰群、防空反導群等,參閱裝備數量型號達上百種,所有受閱武器裝備都是國產現役主戰裝備,是捍衛國家主權和人民安全的保障;信息化、智能化程度極高的新型裝備,人工智能+無人智能技術,它們是新時代的大國重器,體現著人工智能在國防領域充分發展的新域新質作戰力量,它們是中國適應科技發展變化、打贏未來戰爭的強大實力。新裝備不僅是實力的證明,更是對先輩的回應——當年為“建設強大國防”殫精竭慮的科學家、浴血奮戰的戰士,他們的夙愿在當下的閱兵場成為現實。過去與現在對話,讓閱兵成為一次對國防初心的回望與接力。
今日之閱兵,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相遇,其意義遠超一國范疇,它是對歷史的共同銘記,對和平的集體捍衛。中華民族近代遭受了深重的苦難和屈辱,因此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貴。強大起來以后的中國,目的不是稱王稱霸,而是不再遭受欺凌,并確保有能力捍衛和平。我們不做強權,但也不畏強權。從恢復聯合國席位到日益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中國話語權逐漸增強,不斷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努力。當話語權掌握在正義者手中,它將成為一把利刃,直指別有用心指認;也將成為一座橋梁,凝聚起多元文明的共同體。三軍儀仗隊、徒步方隊、坦克、自行火炮、無人機、戰術導彈、戰略核導彈的亮相,是“敢將日月換新天”的豪情抒寫,更是中國維護世界和平、擔當大國責任的堅定誓言。它將正確的二戰史觀、大歷史觀傳遞給了全世界:和平不是口號,而是能力;擔當不是姿態,而是實力。世界各國渴望和平的吶喊聲穿越時空,在此次閱兵中回蕩。中國愿意也能夠與世界各國攜手共進,構建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美好未來。中國與世界對話,讓閱兵成為一場對和平發展的默契與共建。
為了贏得這份話語權,我們已走過八十年。當十里長街鋪展巨幅紅旗,當無人機群在天空拼出“1945—2025”金色年輪,整個世界首先讀到的是一幅山河錦繡的當代中國美麗畫卷。中國正向世界無聲宣告:今日之中國,已徹底告別昔日的凋敝與貧弱,正以昂揚之姿全面走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嶄新時代。閱兵式上,軍人的踏步聲是堅定的、響亮的,是自信的、強大的。他們身姿挺拔,如蒼松屹立,每一步都踏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憶往昔崢嶸歲月,中華民族歷經風雨又不斷浴火重生,五千年風雨如磐乃至復興征程攻堅克難中迸發出了一種精神力量——中國精神。中國精神在哪?蘊藏在國慶閱兵乘車方隊上抗戰老英雄的深情敬禮,亦凝結在一枚無數科技人員嘔心瀝血研制的中國芯片。論是時代變遷,還是科技繁茂,都不會讓我們離精神漸行漸遠。這次閱兵,閱出了東方紅,閱出了“清澈的愛”,閱出了龍的豪邁與獅的可敬,閱出了“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的中華之魂,閱出了力透紙背下字里行間描摹的予國深情。中華民族與自身的世紀對話,讓閱兵成為一場民族精神的賡續與傳揚,其間有的是八十年崢嶸歲月,恰如當年的十里長安,今天的萬里繁華。
萬里縱橫國魂在,今朝不負盛世情。在世界歷史長河中,2025年9月3日注定是一個載入史冊的日子。槍林彈雨中,他們用信念守護其家國;歲月靜好時,我們用實力守護其精神。八十年,致敬每一份不屈的抗爭。(趙雪薇)
- 【地評線】新華日報辛仲平:歷史的回響 復興的足音2025-09-03
- 【地評線】荔枝網評:讓“人工智能+”更有溫度2025-09-03
- 【好評中國】紫金e評:以壓倒一切困難的決心和勇氣前行2025-09-03
- 賡續抗戰精神 凝聚磅礴偉力2025-09-03
- AIGC創意MV|恰中國 正少年2025-09-03
- XI SAYS | 九三勝利日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金句202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