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州 陣雨轉多云 18℃~11℃

      牢記囑托,看奮進江蘇的“強富美高”新答卷

      來源: 編輯:曹佳蓉 2024-12-13 12:58:36 查看數:0

      “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為江蘇發展擘畫的宏偉藍圖。十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5次親臨江蘇視察,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為江蘇發展精準把脈、領航指向。江蘇廣大干部群眾牢記囑托、感恩奮進,交出了一張張“含金量”更足、“含綠量”更多的“強富美高”新答卷。

      “新”動力更強,十年連跨6個萬億級臺階

      用全國1%的面積、6%的人口,創造超10%的經濟總量。十年來,江蘇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連跨6個萬億級臺階,從2014年的6.51萬億元躍升至2023年的12.82萬億元,13個設區市全部躋身全國百強,坐擁5座“萬億之城”……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江蘇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任務新要求,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取得了一系列歷史性成就。

      工業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蘇徐州。在徐工集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裝備制造業是制造業的脊梁,要加大投入、加強研發、加快發展,努力占領世界制高點、掌控技術話語權,使我國成為現代裝備制造業大國。”2024年是徐工集團推進實施“智改數轉網聯”的攻堅之年,在起重機轉臺智能生產車間,每25分鐘就有一臺產品下線。“通過‘智改數轉網聯’,徐工重型的設備綜合效率提升60%以上,庫存周轉率提升80%以上,年生產綜合成本節省3.1億元。”徐工重型信息化總監李忠福說。

      這是江蘇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2023年,全省制造業增加值4.66萬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6.3%;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達91.9,居全國第一;全國15%的領跑技術分布在江蘇,1/5的高技術產品出口來自江蘇制造……

      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2023年7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紫金山實驗室,詳細了解推進重大科技任務攻關等情況,強調“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立下功勛”。為強化源頭創新,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江蘇組建紫金山實驗室、蘇州實驗室、云龍湖實驗室等一批高能級平臺。

      “錢袋子”更鼓,新思路、新模式鋪就富民路

      2014年12月,在江蘇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進農村、訪農戶,體察民情冷暖。他走進村民洪家勇家的廚房,掀開鍋蓋,見里面燉著土豆燒肉,他說“真香”。打開冰箱看了看冷藏著的菱角等食物,他高興地說,希望大家日子都過得殷實。

      讓人民群眾過上美好生活,始終是總書記心之所系、情之所牽。牢記囑托,肩負重任,江蘇通過一系列保就業、促增收、惠民生的政策措施直抵人心,贏得民心。

      2023年,江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萬元,達到52674元。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211元,增長5.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88元,增長7.0%。江蘇城鄉收入比縮小至2.07∶1,是全國最小的省份之一。

      從經濟體量到生活質量,發生巨變的不止數字,更有老百姓的實感。

      新思路、新模式拓寬了城鄉居民的增收渠道。搭上電商的東風,南京市高淳區漆橋街道雙游村建成了電子商務服務中心。“我們有自己的種植基地,辣椒、青菜、蘿卜……光各類蔬菜每天產量有4000斤。可以輻射高淳區及周邊200公里范圍內學校、社會餐飲、食材加工企業。”漆橋街道雙游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諸新良告訴記者,2023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超510萬元。帶動周邊村民就近就業300余人,雙游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38000元。

      在連云港東海縣,穿戴甲產業已經成為當地的富民產業。其穿戴甲產量去年已突破1億副,占全國總產量的70%,約有5萬余人在這個細分產業上掘金,其中90%以上為年齡在30歲到50歲之間的農村女性,其中不乏靈活就業、以件計薪的“寶媽”群體。

      美得更靈動,“水韻江蘇”打開綠色新畫卷

      初冬時節,江蘇大地秋冬美景“同框”,既有秋季楓葉似火、銀杏“披金”,又有初冬的層林盡染、候鳥飛翔,呈現一幅幅動人的絕美生態畫卷。

      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生態文明建設念茲在茲、尤為關注,反復叮囑江蘇要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突出位置,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江蘇牢記囑托,加強頂層謀劃,認真繪制一張張美麗江蘇“施工圖”,全力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一組數據濃縮變化。十年來江蘇單位GDP能耗、碳排放強度分別下降26.4%、30.9%左右,連續3年達到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長江干流江蘇段水質連續6年保持Ⅱ類,太湖連續16年安全度夏、水質藻情創16年來最好水平。

      太湖治理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牽掛的“國之大者”。2023年3月,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總書記專門詢問了太湖的水質如何,還有沒有藍藻。如今,在一系列控源減污和環境保護措施下,太湖碧波萬頃重回,湖面上下呈現勃勃生機:382種鳥類在太湖自由翱翔,桃花水母、鎮海林蛙等太湖的“新朋友”越來越多……

      作為全國唯一擁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江蘇堅定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要求,推動長江江蘇段生態環境質量發生轉折性變化。

      2020年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第一站就來到南通五山地區濱江片區,點贊南通“好通”、滄桑巨變、生活幸福。家住南通市崇川區狼山鎮街道的居民吳湛就見證了總書記稱贊的“滄桑巨變”。上世紀70年代,江邊圍堤造田,蘆葦蕩變成了碼頭和水泥廠,村民們進廠上班。“錢袋子鼓了,但環境變差了。”吳湛回憶說,運輸硫磺和煤塊的車輛都從他家門口經過,掉下來的煤渣,風一吹就是塵土飛揚。灰蒙蒙的記憶伴隨了他幾十年。隨著長江大保護的推進,美麗的長江又回來了,現在經常能看見兒時才見到的江豚。

      文化更出圈,“社會文明程度高”有了現實模樣

      在長江與大運河的滋潤之下,江蘇文脈源遠流長,一座座博物館則如同歷史的記載者,靜靜地訴說著過往與現在。

      眼下,六朝博物館最美落地窗,又成了游客們鐘愛的網紅打卡點。2024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市博物總館副館長宋燕向總書記報告時,講述了這扇窗的故事。總書記聽了十分高興:“南京的博物館還是很有看頭的。”

      隨著傳統文化頻頻“出圈”,到博物館“逛展”已經成為江蘇的一種文化現象。截至2023年底,江蘇全省備案博物館數量已達355家,平均24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

      文有脈,行必遠。從2016年開始,江蘇啟動實施文脈整理研究與傳播工程,計劃編纂出版《江蘇文庫》3000冊,成為“盛世修文”的重大工程和率先實踐。截至去年年底,《江蘇文庫》已推出出版成果千余冊,近千冊珍貴古籍被錄入線上平臺,實現了從“棲身庫房”到“數字共享”的華麗轉身。

      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明確江蘇“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定位,更賦予江蘇“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探索新經驗”的重大任務。

      諄諄囑托,聲聲重音,成為江蘇高質量建設文化強省的科學指引。

      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大力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精神文化生活需要,高質量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省,不斷譜寫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的壯麗篇章。如今,江蘇13個設區市全部創成全國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創建的“張家港經驗”、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馬莊經驗”影響廣泛,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現縣鄉村三級全覆蓋,全省社會文明程度指數保持在90以上。“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正展現更加清晰的模樣!


      來源:現代快報

      編輯:曹佳蓉

      責編:岑丹

      審核:戈俊巍

      網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午夜在线播放a| 欧美办公室系列观看丝袜| 国产成年无码v片在线| 一级免费黄色大片| 最近最好的中文字幕2019免费| 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日本xxxxx高清| 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最新75| 久久国产精品61947| 琪琪色原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av片在线无码免费看| 99rv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成人免费视频软件网站|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天天97| 国产中文字幕电影| 窝窝午夜看片七次郎青草视频| 女人洗澡一级毛片一级毛片| 久久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片区| 别揉我胸啊嗯奶喷了动态图| 黄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一本大道加勒比久久| 曰韩无码无遮挡A级毛片| 国产zzjjzzjj视频全免费| ffee性xxⅹ另类老妇hd| 日本zzzzwww大片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 全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好猛好紧好硬使劲好大国产| 久久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中文| 免费jjzz在在线播放国产| 老公和他朋友一块上我可以吗| 国产极品美女视频| 2022国产在线视频| 在线永久免费观看黄网站| yellow免费网站|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免费|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