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市六項行動全力推動教育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在近日召開“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推進大會上,泰州市正式印發《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泰州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計劃通過六項行動,全力推動教育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行動方案》包括資源擴容提質行動、育人方式轉型行動、內涵質量提升行動、服務能力增強行動、教師隊伍建設行動、數字賦能教育行動。
在資源擴容提質行動中,泰州將持續推進學校項目建設,合理調整城鄉學校布局,有序推進部分農村小規模學校整合,修編主城區中小學(幼兒園)布局和建設規劃,突出解決高中入學高峰問題。
泰州市教育局發展規劃處處長戴榮介紹,去年和前年,全市已經新建和改擴建學校132所,竣工127所,投入資金82.39億元,新增學位58070個。今后三年,全市要新建改擴建幼兒園60所、小學12所、初中3所、高中6所,全面和超額完成學校項目建設任務,以最好的資源讓泰州學子在家門口上好學。
同時,不斷改善現有學校辦學條件。到2025年,縣域所有幼兒園辦學條件達省學前教育普及普惠評估標準,義務教育學校達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評估標準,職業(技工)學校辦學條件全部達標。
在育人方式轉型行動中,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占了較大篇幅。其中,海陵區將在全市率先探索“雙減”背景下育人方式轉型改革試驗區建設,聚焦核心素養養成,積極探索“減負增效提質”的科學路徑。
海陵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育局局長姜小軍介紹,該區將構建全面培養體系,深入推進“五育并舉融合育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推進減負提質,組建區級學科中心組,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全面實施“名師工程”,整體規劃、分類分層實施校長、教師和班主任隊伍的教育培養。提升課后服務質量,健全課后服務體系,推動優質均衡發展。推動“名校集團化”向“集團化名校”轉變,帶動區域學校的整體質量提升。
黨的二十大后,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教育改革工作的首個指導性文件就是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其中產教融合是重中之重。在服務能力增強行動中,泰州將圍繞“1+4”產業布局,建立勞動力市場需求預測機制,定期發布專業與產業吻合度預警報告,優化職業教育供給結構,到2025年,職業學校專業與產業結構匹配度達90%以上。共建對接主導產業的產業學院20個、“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10個,引導開發園區、企業以土地、設備、資金等形式與職業院校共建公共實訓中心(基地)。
泰州市發改委副主任史凱忠介紹,要成為市產教融合型培育型企業,得滿足一系列“硬條件”。比如,企業要在省內外同行中具有較高知名度;要有教育培訓系列活動;要有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要建立技師薪酬制度等。經過考核,我市已有4批14家企業入選省級試點名單,抵免稅費近2300萬元。下一步,市發改委將繼續發揮牽頭作用,會同有關部門,推動更多企業參與產教融合型企業培育活動,壯大“泰州工匠”隊伍,打造高技能人才方陣。
記者:王彬彬 翟旭陽
編輯:湯晨潔
責編:趙倩倩
審核:吳軍
- 關注|“瑞兔迎春 添彩鳳城”精品盆景展高能來襲2023-02-02
- 關注|關于暴雪游戲產品運營到期開放退款的說明2023-02-02
- 興化|2022年婚姻大數據出爐2023-02-02
- 關注|江蘇多地部分景區將繼續免費2023-02-02
- 海陵|關于禁止制售和燃放 “孔明燈”的通告2023-02-02
- 關注|我省2023年應屆優秀大學畢業生選調縣級以上機關職位擬錄用2023-02-02
網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