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海陵:土地資源“活”起來,集體經濟“壯”起來
鄉村振興,是農民對家園的深深眷戀和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從曾經的平凡村落,到如今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新景象,泰州市海陵區堅持“以能力破圈、務實破題、行動破局”,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積極探索多元發展路徑,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在鄉村振興的征途上,正朝著農業強、農村靚、生活美的愿景前行。
集體經濟“壯”起來 村民腰包“鼓”起來
走進泰州市海陵區華港鎮溪西村的“龍溪蔬園”農場,管理人員正在“智慧大棚”內查看大蔥的長勢。“現在土地有點干,可以給點水。”管理人員操作手機打開大棚“物聯網”系統,對大棚內的大蔥進行澆水灌溉。片刻間,大噴淋頭就有水柱傾瀉而下。
“這些蔥預計到月底就能出大棚了,一天能銷2000斤左右。”溪西村的村民張羊西是“龍溪蔬園”的管理人員,在農場工作后,就近解決了就業問題。“村里面喊我來幫忙,一個月能賺3000多元。”
據了解,溪西村在2023年通過積極上爭資金,建設了30畝左右高規格鋼架大棚。其中有部分鋼架大棚運用了“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對大棚內溫度、濕度的精準監測,同時也能實現智能化水、肥、藥一體灌溉,保障農作物健康生長。
“農場常年種植絲瓜、韭菜等蔬菜,等到成熟將被輸往蘇中農貿市場及周邊市區,每年預計能為村集體經濟增收30余萬元。”華港鎮溪西村工作人員王宇浩表示,“接下來,村里將繼續加大力度投入智慧控制系統,多種植一些經濟價值更高的農作物,來更好的發揮這些蔬菜大棚的作用。”
來到華港鎮雙烈村的集體農場,田間的小麥苗隨風起伏搖曳,長勢喜人。據了解,雙烈村是傳統農業村,自2022年開始,雙烈村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將閑散小田整合成村集體管理的大田。目前,雙烈村集體農場的規模從起初的201畝擴大到了現在的近500畝。
“依靠集體農場,3年多的時間,我們的集體經營性收入從不到30萬元增長到130多萬元,翻了近4倍,每年帶動了農民務工600人次左右。”華港鎮雙烈村黨總支副書記龔仁軍說。
在雙烈村嘗到了集體農場的甜頭后,周邊的野營村、野馬村、徐垛村也相繼創辦了自己的集體農場,并結合自身特色,創立了獨特的農產品品牌。“目前我們村的集體農場規模達到了100多畝,同時,我們結合‘綠野營興’農產品品牌,打造了炭基大米,口感軟糯香甜,受到了市場的一致好評。”華港鎮野營村黨總支副書記王志興介紹道。
據統計,在雙烈村的輻射作用下,周邊的多個村共計建成了1419畝集體農場,2024年共計用工1300人次,增加群眾務工收入近100萬元。
2024年以來,華港鎮各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均實現穩步提升,其中8個村超100萬元。華港鎮副鎮長李志兵表示,“接下來,華港鎮將持續擦亮‘綠野營興’‘小牛奔富’等金字招牌,做優做強土地股份合作社、村集體農場等增收模式,加大對老校舍、老村部等閑置資產的整合利用,推動全鎮村級集體經濟整體增量提質、再上新臺階。”
貼心助企“鄰”距離 盤活資產 “鄰” 聚力
來到海陵區城南街道,走進新高橋社區的廠房區域,泰州禹創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的車間內呈現出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生產準備工作,即將出售的100KG全自動洗脫機整齊排列。
自2017年入駐以來,公司一路蓬勃發展,訂單量逐年遞增。到2024年,公司年產值近1000萬元,相比上一年度增長100萬元,發展勢頭強勁有力。“社區的服務非常周到,他們每年都會定期上門走訪,幫我們解決實際困難,例如房屋維修、矛盾協調等事情,社區都處理得很好。”泰州禹創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朱俊華說。
貼心周到的服務猶如一塊強大的磁石,吸引了眾多企業紛紛入駐新高橋社區。“目前我們社區的四套廠房已全部對外出租,僅租金這一項,社區每年就能有1600萬元的收入。”新高橋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戚國勤介紹道,“我們還會把社區的收入以分紅的形式分發給社區內60歲以上的老人,老人們最高每年能夠拿到9800元分紅。”
新蓮花社區蓮花大樓自2020年建成后,曾一度處于閑置狀態。然而,轉機在2024年悄然來臨,社區積極探索發展路徑,成功將這一閑置資產有效盤活,開啟了房東經濟助力社區發展的精彩篇章。
1月26日,坐落于蓮花大樓的亞朵酒店盛大開業,成為社區的新亮點,酒店開業后便賓客盈門。這一項目的成功落地,為新蓮花社區帶來了近200萬元的租金收益,極大地充實了社區集體經濟。
“從項目洽談到最終落地,社區展現出了極高的工作效率和服務意識,他們不僅為我們協調開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還全程參與了政策咨詢、手續辦理等各個環節。”回顧項目的落地過程,泰州市浩泓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蔡永平感慨頗多,“正常我們辦理特種行業行業許可證大概需要10天,但這次我們只花了2天時間,非常意外!”
酒店開業后,社區居民的生活也悄然改變。社區內的一些居民通過酒店提供的就業機會,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收入得以增加。同時,酒店還針對社區居民推出專屬優惠活動,進一步拉近了酒店與居民的距離,提升了社區居民的幸福感與歸屬感。
如今,海陵區城南街道4個涉農社區實現集體經濟收入6991.8萬元,同比增長0.9%。新高橋社區興化安豐商用樓、新蓮花社區蓮花大樓有效盤活,充分證明了房東經濟模式的可行性與巨大潛力。
土地資源“活起來”,村級集體“壯起來”。通過合作經營、盤活資產、有償服務等方式,泰州市海陵區集體經濟實現了從有到多的飛躍。2024年以來,海陵區深入貫徹黨中央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部署,通過項目帶動、資源整合等方式助力鄉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實現全區集體經營性收入達3.29億。 下一步,海陵區將持續把“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作為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總引擎,持續完善“黨建+”的產業發展模式,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推動集體經濟向更高質量發展,為鄉村全面振興貢獻海陵力量。
編輯:姜景旸 王晶
- 江蘇無錫:科學治水扮靚“河湖之美”,智慧賦能書寫人水和諧新篇2025-08-27
- 江蘇宿遷:城市空間“微改造” 小切口“繡”出民生新風景2025-08-27
- 改革“活水”變“碧波”萬頃,江蘇常州開辟水生態轉化新路徑2025-08-27
- 江蘇揚州:看一臺機床如何“智”領未來2025-08-27
- 江蘇蘇州:“老糧倉”闖出新“食”代2025-08-27
- 江蘇南京:一批中小學幼兒園新學期啟用2025-08-27